北柴胡2兩,生地黃2兩,熟地黃1兩,人參(去蘆)1兩,防風(去蘆)1兩,秦艽1兩,赤茯苓1兩,胡黃連半兩,薄荷葉7錢半。
婦人、童男童女初覺勞瘵。
上銼散。
每服3錢,以水1盞半煎,溫服。先服荊蓬煎丸1服,微洩臟腑後服此。
《得效》卷九。
銀柴胡1錢5分,胡黃連1錢,秦艽1錢,鱉甲(醋炙)1錢,地骨皮1錢,青蒿1錢,知母1錢,甘草5分。
骨蒸勞熱。
上以水2鍾,煎至8分,食遠服。
《準繩·類方》卷一。
人參1錢,白茯苓5錢,柴胡2錢,秦艽5錢,生地黃2錢,熟地黃2錢,黃柏1錢,防風1錢,薄荷7分,胡黃連5分。
男婦五心煩熱,骨蒸勞熱。
上銼1劑。
水煎,溫服。
《壽世保元》卷四。
柴胡1錢,白芍1錢,秦艽7分,甘草5分,丹皮1錢2分,地骨皮1錢2分,青蒿1錢2分,鱉甲1錢2分,知母4分,黃芩4分,胡黃連4分。
咳嗽吐紅,漸成骨蒸勞熱之症。胃強氣盛,大便結,脈有力。
水煎服。加童便尤妙。
《醫學心悟》卷三。
銀柴胡、地骨皮、牡丹皮。
骨蒸。
為散服。
《何氏濟生論》卷五。
生首烏4錢,鱉甲膠2錢(衝),銀胡1錢半,艽蘇1錢半,地骨皮3錢,青蒿梗8分,炙知母1錢半,多甘草5分,扁石斛3錢。
骨蒸。
水煎服。
《鎬京直指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