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肝解鬱湯

《外科正宗》卷二: 清肝解鬱湯

配方組成

當歸1錢,白芍1錢,茯苓1錢,白朮1錢,貝母1錢,熟地1錢,山梔1錢,半夏6分,人參6分,柴胡6分,丹皮6分,陳皮6分,香附6分,川芎6分,甘草4分。

功效主治

暴怒傷肝,憂思鬱結,致肝火妄動,發為鬢疽,頭眩,痛徹太陽,胸膈痞連兩脅,嘔酸水。

使用方法

水2鍾,加生薑3片,煎8分,食遠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外科正宗》卷二。

《外科正宗》卷三: 清肝解鬱湯

配方組成

陳皮8分,白芍8分,川芎8分,當歸8分,生地8分,半夏8分,香附8分,青皮6分,遠志6分,茯神6分,貝母6分,蘇葉6分,桔梗6分,甘草4分,山梔4分,木通4分。

功效主治

一切憂鬱氣滯,乳結腫硬,不痛不癢,久漸作痛,或胸膈不利,肢體倦怠,面色痿黃,飲食減少。

使用方法

水2鍾,加生薑3片,煎8分,食遠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外科正宗》卷三。

《瘍科捷徑》卷中: 清肝解鬱湯

配方組成

生地黃、當歸、青皮、桔梗、甘草、蘇梗、芎藭、陳皮、茯神、山梔、牛蒡子、芍藥、遠志、貝母、木通。

功效主治

乳病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瘍科捷徑》卷中。

《外科樞要》卷四: 清肝解鬱湯

配方組成

人參1錢,柴胡8分,白朮1錢5分,牡丹皮8錢,茯苓1錢,陳皮8分,甘草5分,當歸1錢5分,貝母1錢,川芎8分,山梔(炒)1錢,芍藥(炒)1錢,熟地黃1錢。

功效主治

肝經血虛風熱,或肝經部火傷血,乳內結核,或為腫潰不愈。

使用方法

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外科樞要》卷四。

《胎產心法》卷下: 清肝解鬱湯

配方組成

熟地1錢,茯苓1錢,白芍(炒)1錢,貝母(去心)1錢,梔子(炒)1錢,當歸1錢,柴胡6分,丹皮6分,川芎6分,陳皮6分,甘草5分。

功效主治

慣吹乳。

使用方法

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胎產心法》卷下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