消疝丸

《普濟方》卷二四七: 消疝丸

配方組成

蒼朮2兩,茴香(鹽炒)1兩,玄胡1兩,牽牛半兩(鹽炒),木香1錢,川楝半兩(用巴豆二七,不要碎,炒黑,不用豆)。

功效主治

諸疝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酒糊為丸。

使用方法

一半用酒送下,一半病發時酒調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二四七。

《楊氏家藏方》卷十: 消疝丸

配方組成

金鈴子(去核,炒黃)2兩,赤樸兒(焙)2兩,茴香(炒)2兩,肉桂(去粗皮)半兩,甜瓜子(微炒)1兩。

功效主治

寒在下焦,臍腹牽痛,膀胱重墜,久而不愈,漸至腫大,甚者生瘡,時有膿汁,焮硬赤痛,不可忍者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酒煮麵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0-100丸,空心、食前溫酒或鹽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楊氏家藏方》卷十。

《東醫寶鑑·外形篇》卷四引《醫方集略》: 消疝丸

配方組成

蒼朮1斤(泔浸,切片),蔥白1斤(切,和鹽1兩同炒黃,去蔥),川椒(微炒)4兩,白茯苓4兩,茴香(炒)4兩。

功效主治

小腸疝氣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酒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0-70丸,空心溫酒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東醫寶鑑·外形篇》卷四引《醫方集略》。

《瘍醫大全》卷二十四: 消疝丸

配方組成

橘核(鹽炒)1兩,藿香1兩,大茴5錢,荔枝核(炒)5錢,青皮(醋炒)5錢,陳皮5錢,沉香2錢,硫黃3錢(火酒煮)。

功效主治

疝氣偏墜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酒糊為丸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70丸,空心溫酒鹽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瘍醫大全》卷二十四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