油煎散

《永類鈐方》卷十六: 油煎散

配方組成

川烏、海桐皮、地骨皮、五加皮、桂心、牡丹皮、淨陳皮、白芍、川芎、當歸、烏藥、白芷、莪術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血虛寒熱,四肢酸倦無力,瘦瘁阻食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水2盞,入生麻油3-4點,煎,溫服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永類鈐方》卷十六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五○: 油煎散

配方組成

烏頭(炮裂,去皮臍)1兩,五加皮(銼)1兩,芍藥1兩,牡丹皮1兩,芎1兩,海桐皮1兩(銼),桂(去粗皮)半兩,乾薑(炮)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婦人血風勞氣,攻身體骨節疼痛,早晚寒熱,腰腳沉重,手足麻木,嘔逆噁心,不思飲食、頭旋目暈,日漸瘦瘁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匕,水1盞,入油錢1文,同煎至7分,溫服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五○。

《局方》卷九(紹興續添方): 油煎散

配方組成

五加皮1兩,牡丹皮1兩,赤芍藥1兩,當歸(去蘆)1兩。

功效主治

婦人血風勞,形容樵淬,肢節睏倦,喘滿虛煩,吸吸少氣,發熱汗多,口乾舌澀,不思飲食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,水1盞,將青銅錢1文,蘸油入藥,煎7分,溫服。煎不得攪,吃不得吹,1日3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局方》卷九(紹興續添方)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