蝸牛2個(細研),瓜萎瓤5塊(彈子大,為末),黃蜀葵花葉(皆可為末)2錢。
一切癰疽腫毒不消。
上用蜀葵花搗汁,以前藥末和研調粘。
塗瘡上,留口。1日換3次。
《普濟方》卷二八四。
白礬、膽礬各等分。
牙疼。
上為細末,飛過,入麝香。
擦牙。
《魏氏家藏方》卷九。
白朮4兩,甘草(炙)4兩,五味子4兩,石膏4兩,乾薑(炮)3兩半。
傷寒,頭痛壯熱,骨節痠痛,昏沉睏倦,咳嗽鼻塞,不思飲食。
上為細末。
每服3錢,水1盞,加生薑3片,大棗1枚,同煎至7分,通口服,不拘時候。
《楊氏家藏方》卷三。
天麻半兩,菖蒲(9節者,米泔浸,焙乾)半兩,何首烏半兩,乳香(研)半兩,菊花半兩,蔓荊實半兩,威靈仙(去土)半兩,地骨皮半兩,仙人骨半兩,胡麻半兩,防風(去叉)半兩,枳殼(去瓤,麩炒)半兩,益母草半兩,烏蛇(酒浸,去皮骨,炙)半兩,小荊子半兩,蒼耳半兩,苦參半兩,丹參半兩,沙參半兩,人參半兩,玄參半兩,紫參半兩,荊芥半兩。
惡風。
上為散。
每服2錢匕,溫酒調下,食前後各1服,隔宿先吃豬靨1枚,早晨並服3服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十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