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遂3錢,胡椒3錢,巴豆(去油)1錢半。
水腫。
上為細末,醋煮麵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7丸或14丸,五更初蔥湯送下。
《醫方類聚》卷一二九引《王氏集驗方》。
天南星(炮製)1兩,半夏(湯泡7次)2兩,甘草(生用)5錢。
久嗽。
先以星、夏2味研為細末,用生薑自然汁拌勻,作曲,春、秋7日,冬10日,夏5日,取出,再同甘草共研為細末;別取淡竹瀝1碗,將前藥末用竹瀝拌勻作餅子,焙乾;又將竹瀝沃溼,又焙乾,如此沃焙10數次,待竹瀝盡為度,研為極細末,用白砂蜜調如餳。
每臨臥抄1匙於口內,噙化下,再用竹瀝漱口嚥下。
《醫學正傳》卷二。
木香1兩(不見火),明雄黃2兩,明礬3兩。
寒溼為病,諸痧腹痛,霍亂吐瀉。
上為細末,以鮮荷葉2兩,橘葉2兩,藿香葉2兩搗汁為丸,如綠豆大。
每服9分,重者再服。
《霍亂論》卷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