活血湯

《回春》卷五: 活血湯

配方組成

歸尾5分,赤芍5分,桃仁(去皮)5分,官桂5分,玄胡索1錢,烏藥1錢,香附1錢,枳殼(去瓤)1錢,紅花5分,牡丹皮7分,川芎7分,木香5分(另磨),甘草2分。

功效主治

死血、血結之腹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銼1劑。

使用方法

加生薑1片,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回春》卷五。

《中國醫學大辭典》引《全生指迷方》: 活血湯

配方組成

紅花3分,蔓荊子5分,細辛5分,生地黃(夏月加之)1錢,熟地黃1錢,藁本1錢5分,川芎1錢5分,防風2錢,羌活2錢,獨活2錢,甘草(炙)2錢,柴胡(去苗)2錢,當歸身(酒洗)2錢,葛根2錢,白芍藥(炒)3錢,升麻3錢。

功效主治

發熱,自汗,盜汗,頭暈口乾,四肢無力;婦女崩漏太多,昏冒不省。

使用方法

上(口父)咀。每服5錢,清水2盞,煎至1盞,去滓,食前稍熱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中國醫學大辭典》引《全生指迷方》。

《症因脈治》卷一: 活血湯

配方組成

當歸、赤芍藥、紅花、丹皮、川芎、澤瀉、鬱金、木通、秦艽。

功效主治

血痺,半身不遂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症因脈治》卷一。

《症因脈治》卷二: 活血湯

配方組成

當歸、赤芍藥、丹皮、紅花。

功效主治

血虛勞傷之血痺症。

使用方法

煎湯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症因脈治》卷二。

《葉氏女科》卷二: 活血湯

配方組成

熟地黃3錢,當歸3錢,川芎3錢,白芍(炒)3錢,生地黃8分,黃柏(酒炒)5分,麥冬(去心)5分,山梔仁(炒)5分,生薑3片,大棗2枚。

功效主治

妊娠血少,三焦火盛之消渴。

使用方法

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葉氏女科》卷二。

《痘疹會通》卷三: 活血湯

配方組成

歸尾、生地、赤芍、蘇木、甘草、牡丹皮、山楂、柴胡、黃芩、黃連、紅花、知母、連翹。

功效主治

黑痘,似煤炭,血不紅活。

使用方法

童便煎濃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痘疹會通》卷三。

《跌打損傷方》: 活血湯

配方組成

生地1錢,紅花1錢,當歸1錢,槐花1錢8分,木通1錢,地骨皮1錢,陳皮1錢,青皮1錢,香附1錢,烏藥1錢,白芷1錢,甘草。

功效主治

跌打損傷。

使用方法

加砂仁末,酒、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跌打損傷方》。

《臨證醫案醫方》: 活血湯

配方組成

當歸尾9g,桃仁9g,紅花9g,澤蘭9g,益母草12g,丹參30g,白芍9g,柴胡6g,香附9g,廣陳皮9g,牛膝9g,甘草3g。

功效主治

閉經(氣滯血瘀型)。月經數月不行,小腹硬痛,乳房脹痛,脈沉澀,舌質紫,苔白。

使用方法

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臨證醫案醫方》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