坐拏1兩,黃柏1兩(銼),甘草半兩(炙,銼),木鱉子仁半兩,白狗糞半兩,綠豆1兩,石榴皮1兩。
小兒諸般惡瘡,及軟癤未穴作膿,攻刺疼痛不可忍。
上為末。
取牛蒡根搗取自然汁,調藥末,塗於瘡癤上,日換3次。如已破,即不用貼此藥。
《聖惠》卷九十。
皂莢10挺(豬牙者,去皮,捶碎),芫花5兩,生薑5兩(取自然汁),生地黃1斤(取自然汁)。
諸瘡,一切打損腫毒。
上藥先以米醋1鬥,入諸藥,煎至3升,絞去滓再煎,以柳篦攪,候稀稠得所如膏,以瓷盒盛,埋地內5日,取出。
以故帛上塗貼,日2次,以愈為度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三○。
黃丹4兩,巴豆半兩,杏仁半兩(捶碎),乳香1分(炒),桃枝49枚,柳枝49枚(如箸大長1握),當歸半兩,麻油10兩。
諸般惡瘡、灸瘡上疼痛。
上藥先入油於鐺內,次下巴豆、當歸、杏仁、桃柳枝,慢火煎,以柳木篦攪,至滴水中成珠不散則止,去滓,入黃丹,慢火煎至紫黑色,出冷處入乳香,不住手攪至軟硬。
每於絹上攤之,敷患處。
《醫方類聚》卷一九三引《御醫撮要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