附子(炮裂,去皮臍)1分,阿魏(醋化面和作餅,慢火炙)1分,硫黃(研)半兩,遠志(去心)半兩,沉香半兩,檳榔(炮,銼)2枚,木香半兩,青橘皮(湯浸,去白,焙)半兩,蜀椒(去目併合口,炒取紅)半兩,乾薑(炮)半兩,茴香子(炒)半兩,桃仁(去皮尖雙仁,炒)半兩。
下經積冷。
上為末,酒煮麵為丸,如梧桐子大,以丹砂為衣。
每服15-20丸,食前溫酒或鹽湯送下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八五。
黃精(揀淨)1斤(銼),蒼朮(去皮)1斤,北棗1斤。
上藥煮爛為度,漉出曬乾,揀去棗子,將二味入青鹽1兩,小茴香2兩,同炒香熟為末,卻將棗肉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30丸,空心溫酒、鹽湯任下。
《普濟方》卷二二六。
附子4兩,乾薑4兩,良姜4兩,烏頭4兩,胡椒1兩,蓽澄茄1兩,人參1兩,紅豆蔻1兩,白朮1兩,桂1兩(一方添赤石脂1兩,訶子1兩,川椒1兩,去桂)。
脾胃虛冷,寒溼久滯,心腹脹滿,脅肋牽疼,吞酸氣逆,嘔吐清涎,風寒入腹,拘攣不得俯仰,癥瘕積聚,上下奔衝,瀉滑腸,裡急後重,手足厥冷,口中氣寒,腹內虛鳴、腹脹洩注,及膈間停水,脅下飲癖,眩運噁心,飲食不下。
上為細末,水煮麵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30丸,食前米飲送下。
《雞峰》卷十四。
香附1斤(同艾3兩,先以醋同浸1宿,然後分開制之,酒、鹽、酥、童便各制4兩),阿膠(蛤粉炒)2兩,枳殼4兩(半生,半麩炒),懷生地(酒洗)4兩,熟地(酒浸)4兩,當歸身(酒洗)4兩,川芎(炒)4兩,白芍藥8兩(半生,半酒炒)。
女子不孕。
上為末,醋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50-60丸,空心鹽湯吞下。
《準繩·女科》卷四。
故紙1兩(酒浸),蓯蓉(酒洗)1斤,巴戟1斤,蘆巴1斤,文蛤8兩,茯苓6兩,龍骨2兩,硃砂2兩。
真氣不足,遺精盜汗,目暗耳鳴,吸吸短氣,四肢瘦損。
上為末,蜜為丸。
每服30丸,空心溫酒送下。
《醫級》卷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