遠志湯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七十: 遠志湯

配方組成

遠志(去心)半兩,天門冬(去心,焙)半兩,麥門冬(去心,焙)半兩,阿膠(炙燥)半兩,當歸(切,焙)半兩,藕節(洗淨)半兩,甘草(炙)半兩,大黃(銼,炒)半兩,芎半兩,桂(去粗皮)1分,沒藥(研)1分,麻黃(去節)1分,核桃仁(湯浸,去皮尖,炒令黃色)1分,牡丹皮3分,柴胡(去苗)1兩。

功效主治

大衄不止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匕,以水1盞,煎至7分,去滓、空心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七十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八十六: 遠志湯

配方組成

遠志(去心)1兩,赤茯苓(去黑皮)3分,犀角屑1兩,人參半兩,知母(焙)半兩,芍藥1兩,黃芩(去黑心)3分,前胡(去蘆頭)3分,麥門冬(去心,焙)1兩半。

功效主治

心勞,多煩躁,背膊妨悶,面色數變,乍赤乍黑,或笑或歌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錢匕,用水1盞半,煎至1盞,去滓,食後分2次溫服。如人行3-5裡再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八十六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六三: 遠志湯

配方組成

遠志1兩半,龍齒1兩半,人參1兩半,茯神(去木)1兩半,桂(去粗皮)1兩半,芍藥(銼)1兩半,黃耆(銼)1兩半,麥門冬(去心,焙)1兩半。

功效主治

產後心虛驚悸,夢寐不安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匕,水1盞,煎7分,去滓溫服,不拘時候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六三。

《千金》卷三: 遠志湯

配方組成

遠志2兩,人參2兩,甘草2兩,當歸(無當歸用芎)2兩,桂心2兩,麥門冬2兩,芍藥1兩,茯苓5兩,生薑6兩,大棗20枚。

功效主治

產後忽苦,心中驚悸不定,志意不安,言語錯誤,惚惚憒憒,情不自覺。

使用方法

上(口父)咀。以水1鬥,煮取3升,去滓,分3次服,日3次,羸者分4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千金》卷三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十三: 遠志湯

配方組成

遠志(去心)半兩,人參半兩,赤茯苓(去黑皮)半兩,犀角(鎊)半兩,桔梗(銼,炒)半兩,前胡(去蘆頭)半兩,防風(去叉)半兩,麥門冬(去心,焙)半兩,黃耆(銼)半兩,大腹皮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風搏陽氣,鬱為熱中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末。

使用方法

水1盞,加生薑1棗大(拍碎),煎至7分,去滓,每服3錢匕,食後溫服,日3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十三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五十五: 遠志湯

配方組成

遠志(去心)1兩,菖蒲(細切)1兩。

功效主治

久心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匕,水1盞,煎至7分,去滓溫服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五十五。

《古今醫徹》卷四: 遠志湯

配方組成

遠志肉1錢,棗仁1錢半,茯神1錢,丹參1錢,石菖蒲5分,牛膝1錢半,廣皮1錢,杜仲1錢,益母草1錢半。

功效主治

產後心神恍惚,惡露未盡。

使用方法

加桂圓肉5枚,生薑1片,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古今醫徹》卷四。

《古今醫徹》卷三: 遠志湯

配方組成

遠志肉(甘草制)1錢,茯神1錢,白芍藥(酒炒)1錢,熟半夏1錢,廣皮1錢,棗仁1錢半,人參2錢,鉤藤3錢。

功效主治

膈噎初起。

使用方法

加桂圓肉5枚,生薑1片,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古今醫徹》卷三。

《鬼遺》卷三: 遠志湯

配方組成

遠志(去心)1兩,當歸1兩,甘草(炙)1兩,桂心1兩,芎1兩,黃耆3兩,人參3兩,麥門冬(去心)3兩,茯苓2兩,乾地黃2兩,生薑5兩,大棗14枚。

功效主治

癰疽,發背、乳,大去膿後,虛惙少氣欲死。

使用方法

以東流水1鬥,煮取3升2合,分4次溫服,日3夜1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鬼遺》卷三。

《赤水玄珠》卷十四: 遠志湯

配方組成

遠志(去心)1錢2分,黃耆1錢2分,當歸1錢2分,麥冬1錢2分,石斛1錢2分,酸棗仁(炒)1錢2分,人參7分,茯神7分,甘草5分。

功效主治

心虛煩熱,夜臥不寧,及病後虛煩。

使用方法

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赤水玄珠》卷十四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六○: 遠志湯

配方組成

遠志(去心)1兩,赤芍藥1兩,黃芩(去黑心)1兩,白茯苓(去黑皮)1兩,人參1兩,防風(去叉)1兩,獨活(去蘆頭)1兩,甘草(炙)1兩,熟乾地黃(焙)2兩。

功效主治

產後心虛,風邪所搏,語言妄亂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錢匕,水1盞半,煎至7分,去滓溫服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六○。

《奇效良方》卷一: 遠志湯

配方組成

遠志(去心)2錢半,人參(去蘆)半兩,石菖蒲半兩,羌活(去蘆)半兩,細辛(洗,去苗)半兩,麻黃(去根)半兩,赤芍藥1兩,白朮1兩。

功效主治

風中於心,多汗惡風,善怒,口不能言,但得偃臥,不可轉側,悶亂冒絕,汗出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煎小麥湯送下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奇效良方》卷一。

《醫心方》卷三引則《小品方》: 遠志湯

配方組成

遠志3兩(去心),茯苓2兩,獨活4兩,甘草2兩,芍藥3兩,當歸2兩,桂肉3兩,麥門冬3兩半(去心),生薑5兩,人參2兩,附子1兩(炮),黃耆3兩。

功效主治

中風心氣不定,驚悸,言語謬誤,恍恍惚惚,心中煩悶,耳鳴。

使用方法

以水1鬥2升,煮取4升,每服8合,人羸可服5合,日3夜1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心方》卷三引則《小品方》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四十三: 遠志湯

配方組成

遠志(去心)1兩,白茯苓(去黑皮)3分,犀角(鎊)1兩半,知母半兩,芍藥1兩,黃芩(去黑心)3分,前胡(去蘆頭)3分。

功效主治

心虛多煩躁,背膊妨悶,面色變赤,言語謬亂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匕,水1盞,加生麥門冬汁半合,煎至8分,去滓溫服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四十三。

《千金》卷十四: 遠志湯

配方組成

遠志3兩,乾薑3兩,鐵精3兩,桂心3兩,黃耆3兩,紫石英3兩,防風2兩,當歸2兩,人參2兩,茯苓2兩,甘草2兩,芎2兩,茯神2兩,羌活2兩,麥門冬4兩,半夏4兩,五味子2合,大棗12枚。

功效主治

心氣虛,驚悸喜忘,不進食。

使用方法

上(口父)咀。以水1鬥3升,煮取3升半,分5服,日3夜1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千金》卷十四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