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柏(為引用)5分,知母5分,肉桂1錢,附子3錢。
白帶腥臭,多悲不樂。陽氣虛極,大寒之證,帶久不止,下流白滑如涕。
上(口父)咀,都作1服。水2盞,煎至1盞,去滓,食遠熱服。
《蘭室秘藏》卷中。
大附子2錢,肉桂2錢,川芎5錢,白芍1錢5分,生地1錢5分,當歸1錢5分,木瓜1錢5分。
血受寒而脊痛筋攣急。
水煎,溫服。
《玉案》卷五。
官桂1錢,大附子1錢,防風1錢,黃芩1錢,川芎1錢,防己1錢,甘草1錢,玄參1錢。
柔痓。
加生薑3片,水煎熟,熱服。
《玉案》卷二。
交趾桂1兩(去粗皮),綿附子1枚(炮,去皮臍)。
虛汗不止,及體虛失血。陽虛血弱。
上為散。
每服3錢,水2盞,加生薑3片、大棗2枚,水煎,食前溫服。
《得效》卷八。
附子(生,去皮臍)1兩,桂心1兩,乾薑(炮)1兩,芍藥1兩,甘草(炙)1兩,茯苓1兩,桃仁(去皮尖,面炒)1兩。
少陰傷風,胸滿,心煩,咽喉痛,自汗,腰疼連胻骨痠痛,嘔吐涎沫,頭痛,其脈沉弦者。
上(口父)咀。每服4錢,水3盞,煎7分,去滓,食前服。
《三因》卷四。
桂(去粗皮)1兩,附子(炮裂,去皮臍)1兩,當歸(切,焙)1兩,人參1兩,茯神(去木)1兩,防風(去叉)1兩,細辛(去苗葉)1兩,萆薢1兩,牛膝(酒浸,切,焙)1兩,赤芍藥1兩,麻黃(去根節,煎,掠去沫,焙)1兩,羌活(去蘆頭)1兩。
婦人中風偏枯,手足不隨,或冷或痺。
上銼,如麻豆大。
每服3錢匕,水1盞,加生薑3片、大棗2枚(擘破),同煎7分,去滓溫服,空腹、食前各1次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五○。
桂(去粗皮)1分,附子(去皮臍,生用)半兩,丁香半分,吳茱萸(湯淘3遍,焙乾,炒)半分。
陰毒傷寒。
上銼,如麻豆大。
每服2錢匕,水1盞,加生薑半分(拍碎),同煎至7分,去滓溫服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二十七。
桂(去粗皮)1兩半,芍藥1兩半,麻黃(去根節,先煎掠去沫,焙)1兩,甘草(炙)1兩,附子(炮裂,去皮臍)3分。
中風傷寒,頭目四肢疼痛,惡寒,乾嘔。傷寒8-9日,風溼相搏,身體疼煩,不能自轉側,不嘔不吐,脈浮虛而澀。
上銼,如麻豆大。
避風。
每服5錢匕,水1盞半,加生薑1棗大(拍碎),大棗2枚(去核),同煎至8分,去滓,食前溫服。以熱粥投之,取汗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二十二。
桂枝1兩,附子3錢,青皮4錢,甘草4錢,柴胡4錢。
厥陰症,口吐涎沫,小腹痛,不渴者。
每服加生薑3片,作3次服。
《玉案》卷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