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皮半兩(去白),蘿蔔子半兩(炒),胡椒3錢,木香3錢,草豆蔻3錢(面裹,燒,去皮),青皮3錢(去白),蠍尾2錢半(去毒)。
中滿腹脹,下焦虛損者。
上為細末,水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忌油膩,服白粥百日,重者一年。
每服30丸,食後溫米飲湯送下。小兒為丸,如麻子大,每服10丸,桑白皮湯送下,1日3次。
《醫學發明》卷六。
胡椒2錢,草蔻2錢(面裹,煨),木香2錢,蠍梢3錢5分(去毒)。
腫脹。
《脈因證治》卷下。
丁香2錢,胡椒2錢,郁李仁4錢,蠍尾半兩,木香半兩,檳榔半兩,枳實1兩,白牽牛1兩。
單腹脹。
上為細末,飯為丸,如綠豆大。
每服10丸至15丸,陳皮、生薑湯任下。
《元戎》卷十。
木香1兩,青皮1兩,陳皮1兩,白豆蔻仁1兩,縮砂仁1兩,荊三稜1兩(炮),蓬莪術1兩(炮),蓽澄茄1兩,蘿蔔子1兩,枳實1兩(麩炒),威靈仙3兩(去土)。
胸膈氣痞,痰實不化。
上為細末,水面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50丸,食後生薑湯送下。
《御藥院方》卷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