愈風散

《普濟方》卷二七二: 愈風散

配方組成

菊花(去枝梗)3兩,烏頭(炮)3兩,烏蛇(炙)3兩,地骨皮3兩,川芎3兩,桔梗3兩,苦參3兩,草烏(炮)2兩。

功效主治

風寒暑溼等瘡。

注意事項

忌發風等物。

使用方法

上(口父)咀。每服3兩,用好酒1瓶,浸7日取出,溫服1盞,日食3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二七二。

《丹溪心法·附餘》卷二十一引《聖惠》: 愈風散

配方組成

荊芥穗(焙)、當歸身尾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產後中風,不省人事,口噤牙禁,手足瘈瘲,角弓反張,口吐涎沫;血暈,四肢強直,或(築木)心眼倒,吐瀉欲死者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豆淋酒調下,用童便亦可,口噤者斡開灌之。一方蜜為丸,或麵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50丸,空心米飲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丹溪心法·附餘》卷二十一引《聖惠》。

《婦人良方》卷十九引華佗方: 愈風散

配方組成

荊芥(略焙為末)。

功效主治

產後中風,口噤,牙關緊急,手足瘈瘲如角弓狀,血暈,四肢強直,不省人事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豆淋酒調下,用童子小便亦可,口噤者灌,齒齦噤者吹鼻中皆效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婦人良方》卷十九引華佗方。

《醫統》卷九十三: 愈風散

配方組成

淡豉(為末)、真水銀、輕粉、枳殼末。

功效主治

一切新久大風惡疾。

使用方法

上各抄小錢上2錢,五更初煎糯米飲調下。至早飯後,稍覺睏倦,欲睡不睡,乃藥力搜風使然,逐下惡物後,次服鶴蝨丸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統》卷九十三。

《麻症整合》卷四: 愈風散

配方組成

力子、防風、蟬蛻、竹葉、殭蠶、紫金花、地龍幹。

功效主治

麻疹。因風寒所觸,一出即沒,喘急腫滿者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麻症整合》卷四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