補陰益氣煎

《醫略六書》卷十八: 補陰益氣煎

配方組成

生地5錢,人參3錢,山藥3錢(炒),阿膠3錢(蛤粉炒),白芍1錢半(炒),炙草1錢半,柴胡5分,茯神1錢半(去木),黃耆3錢(蜜炙)。

功效主治

氣陰兩虧,不能攝火而火不歸經,或下血,或潮熱,脈軟數者。

使用方法

水煎,去滓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略六書》卷十八。

《醫略六書》卷二十五: 補陰益氣煎

配方組成

人參1錢半,生地5錢,黃耆3錢(蜜炙),山藥3錢(炒),白芍1錢半(炒),阿膠3錢(蒲黃灰炒),茯神1錢半(去木),草灰1錢半。

功效主治

元陰虛弱,不能統攝血液而血不歸經,偏滲前陰,溺血不止,脈軟微數者。

使用方法

水煎,去滓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略六書》卷二十五。

《醫略六書》卷二十六: 補陰益氣煎

配方組成

生地5錢,人參1錢半,當歸3錢(醋炒),升麻3分(醋炒),山藥3錢(炒),柴胡5分(醋炒),炙草8分,陳皮1錢半。

功效主治

崩漏,氣血兩虧,清陽下陷,脈軟弦微數者。

使用方法

炒黑荷葉1張,水煎,去滓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略六書》卷二十六。

《景嶽全書》卷五十一: 補陰益氣煎

配方組成

人參1-3錢,當歸2-3錢,山藥(酒炒)2-3錢,熟地3-5錢或1-2兩,陳皮1錢,炙甘草1錢,升麻3-5分(火浮於上者,去此不必用),柴胡1-2錢(如無外邪者不必用)。

功效主治

勞倦傷陰,兼感外邪,惡寒發熱,及男子便血,婦人氣虛血崩。

使用方法

水2鍾,加生薑3-7片,煎8分,食遠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景嶽全書》卷五十一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