蛇蛻皮(微炒)1分,幹蠍梢1分,鉤藤1分(以上搗羅為細末),硃砂1分(細研,水飛),好麝香半錢,牛黃半錢(並研極細)。
撮口。
上藥都拌勻,再研為細末。
每服1字,取竹瀝1-2點同乳汁調下。
《幼幼新書》卷五引張渙方。
白附子4枚(大者,去尖,生用),全蠍(去毒)5枚(炙),天南星1個(銼,炙深黃色),半夏10個(湯洗7次,去滑盡),天麻1分,膩粉半錢。
中風癔困不省。
上為細末。
每以1錢分4服,薄荷酒調下。
《衛生總微》卷六。
草烏頭不拘多少(用釅醋煮10餘沸,漉出曬乾,如此10遍為度)。
破傷風,腰背反折,項強直,牙關緊急。
上為細散。
每服1字,溫酒調下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六。
青膽礬(成片好者)。
小兒喉閉,咽痛。
每用少許,研細。
新水調少許咽之。吐痰為妙。大人亦治。
《洪氏集驗方》卷五。
丹砂1兩,草烏頭3兩(一半生用,一半以火燒存性,於米醋內淬令冷),麝香(研)1分,生烏豆(同草烏一處為末)1分。
年深日遠,偏正頭痛,肝臟久虛,血氣衰弱,風毒之氣上攻,頭眩目暈,心忪煩熱,百節痠痛,腦昏目痛,鼻塞身重,面板瘙癢,面上遊風,狀若蟲行,及一切頭風,婦人血風攻疰。
上為細末,都拌勻。
破傷風,以酒1小盞調服半錢;如出箭頭,先用酒1盞調服半錢,卻以藥貼箭瘡上。
《局方》卷八(吳直閣增諸家名方)。
生川烏(炮,去皮臍)2兩,辰砂(研,飛)2兩,生南星(洗,去皮)4兩。
偏正頭痛,夾腦風,太陽穴痛,坐臥不安。小兒傷風,鼻塞清涕。
上為細末。
每用酒調,塗痛處。小兒傷風,鼻塞清涕,酒調,塗囟門上,不可服之。
《局方》卷一(寶慶新增方)。
硃砂1字,輕粉1點,巴豆(去油如霜)些兒,全蠍1枚,蟬殼2枚(去土)。
上為末,都拌勻。
大人盡劑,用薄荷泡湯調下;小兒分半,用乳汁調下。
《直指》卷三。
附子1枚(炮裂,去皮臍),烏頭2枚(炮裂,去皮臍),天南星1枚(炮),藿香(去梗)、防風(去叉)半兩,白芷半兩,幹蠍(全者,去土,炒)1分,白附子(炮)1分。
中風,身如角弓反張狀。
上為細散。
每服半錢匕,豆淋溫酒調下,並2服,未愈再服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