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烏散

《普濟方》卷四十五: 川烏散

配方組成

川烏半兩,草烏頭半兩,藿香葉半兩,川芎半兩,甘草半兩,白芷半兩,川蠍半兩,雄黃6分。

功效主治

偏正頭痛,傷寒冷,打撲折碎破傷風,頭面虛腫,嘔逆噁心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,入好茶半錢,百沸湯點,趁熱服之。如破傷風,每用大半錢,以蔥白3寸,細嚼,滾熱酒大半碗調服。甚者,如人行5裡,再1服即愈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四十五。

《直指》卷二十二: 川烏散

配方組成

川烏、螟蛉窠土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癰腫初發。

使用方法

上為細末,醋調服,未結則散,已結則潰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直指》卷二十二。

《異授眼科》: 川烏散

配方組成

川烏(煨)、細辛、川芎、防風、生地、當歸、烏藥、甘草、人參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目有白星散亂,頭昏眼花黑暗,屬於氣血衰者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酒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異授眼科》。

《濟陽綱目》卷八十五: 川烏散

配方組成

川烏、天麻、南星(薑湯泡)、半夏(薑湯泡)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破傷風欲死者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,黑豆淋酒調下,仍飲酒1-2盞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濟陽綱目》卷八十五。

《直指小兒》卷二: 川烏散

配方組成

真川烏(生)1分,全蠍半分,木香半分。

功效主治

慢脾風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字,加生薑4片,煎取其半,旋滴入口中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直指小兒》卷二。

《得效》卷十: 川烏散

配方組成

防風、白附子、北細辛、白茯苓、川烏、菖蒲、乾薑、香白芷、川芎、甘草節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腦瀉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嚼生蔥,食後白湯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得效》卷十。

《朱氏集驗方》卷二: 川烏散

配方組成

大川烏、草果子、乾薑、良姜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虛瘧。

炮製方法

上銼。

使用方法

加大棗7個,生薑7片,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朱氏集驗方》卷二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