歸脾湯

《濟生》卷四: 歸脾湯

配方組成

白朮1兩,茯苓1兩(去木),黃耆1兩(去蘆),龍眼肉1兩,酸棗仁(炒,去殼)1兩,人參半兩,木香(不見火)半兩,甘草(炙)2錢半。

功效主治

思慮傷脾。健忘怔忡,吐血下血。

使用方法

上(口父)咀。每服4錢,水1盞半,加生薑5片。大棗1枚,煎至7分,去滓溫服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濟生》卷四。

《胎產指南》卷七: 歸脾湯

配方組成

橘紅、膽星、茯神、杏仁、人參、當歸、甘草、半夏、枳實、川芎、柏子仁、五味子、白朮、圓眼。

功效主治

產後身熱感風,痰結胸膈,心經蓄熱,以致遍身麻痺,手足牽搐,口痰盛,言語無倫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胎產指南》卷七。

《辨證錄》卷六: 歸脾湯

配方組成

人參3錢,茯神3錢,炒棗仁5錢,遠志1錢,麥冬3錢,山藥3錢,當歸3錢,廣木香(末)3分,黃耆2錢,甘草3分。

功效主治

心包膻中之火熾甚,口乾舌燥,面紅目赤,易喜易笑者。

使用方法

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辨證錄》卷六。

《種痘新書》卷十二: 歸脾湯

配方組成

人參1錢2分,白朮1錢2分,茯神1錢2分,黃耆1錢2分,地骨皮1錢2分,甘草3分,木香5分,遠志1錢(去心),棗仁1錢。

功效主治

女子閉經,血海乾涸,適產出痘。

使用方法

加生薑、大棗,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種痘新書》卷十二。

《會約》卷十五: 歸脾湯

配方組成

人參,當歸身2錢,黃耆1錢半(蜜炒),白朮1錢半,茯神1錢半,棗仁(炒,研)1錢,遠志6分,炙草8分,陳皮7分。

功效主治

產後心血虛損,心無所主而覺痛。

使用方法

桂圓肉、蓮肉為引,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會約》卷十五。

《古今醫徹》卷三: 歸脾湯

配方組成

人參1錢,石斛1錢(鹽水炒),遠志肉1錢(甘草湯浸,焙),茯神1錢,棗仁1錢(炒熟,研),白朮(土炒)1錢,炮姜5分,木香5分,石菖蒲5分,柴胡3分,炙甘草3分,當歸身7分,桂圓肉5枚。

功效主治

中氣不足,思慮過度,飢飽失時,勞役不節,而致中脘痛。

使用方法

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古今醫徹》卷三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