調胃承氣湯(《傷寒論》。)

《傷寒論》: 調胃承氣湯(《傷寒論》。)

配方組成

大黃4兩(去皮,清酒洗),甘草(炙)2兩,芒消半斤。

功效主治

陽明腑實,發熱汗出,口渴心煩,大便秘結,腹滿痛拒按,脈滑數。胃熱發斑,口齒咽喉腫痛,中消,瘡瘍等見上述症狀者。傷寒脈浮,自汗出,小便數,微惡寒,腳攣急,反與桂枝誤攻其表,胃氣不和,譫語者;發汗後,不惡寒,但熱,屬實者;太陽病未解,但陰脈微者;傷寒13日,過經譫語,自下利,脈和,內實者;太陽病,過經10餘日,心下溫溫欲吐,而胸中痛,大便反溏,腹微滿,鬱郁微煩,先此時自極吐下者;陽明病,不吐不下,心煩者;太陽病3日,發汗不解,蒸蒸發熱者;傷寒吐後,腹脹滿者。中熱,或口舌生瘡。善食而瘦。熱結旁流。陽明溫病,純利稀水無糞者。斑疹,陽明證悉具,外出不快,內壅特甚者。

使用方法

上切。以水3升,煮取1升,去滓,納芒消,更上火微煮令沸,少少溫服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傷寒論》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