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沉香丸

《聖濟總錄》卷四十六: 小沉香丸

配方組成

沉香(鎊)1兩,丁香1兩,木香1兩,枳殼(去瓤,麩炒)1兩,人參1兩,赤茯苓(去黑皮)1兩,雲藍根1兩,玄參(焙)1兩,訶黎勒(去核)半兩,白豆蔻(去皮)半兩,肉豆蔻(去殼)半兩,丁香皮(銼)半兩,桂(去粗皮)半兩,麝香(研)半兩,白朮4兩。

功效主治

脾氣虛弱,中脘痞悶,脅肋脹滿,心腹刺痛,嘔逆痰涎,不思飲食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0丸,空心、食前煎棗湯送下;米飲亦得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四十六。

《普濟方》卷一八四: 小沉香丸

配方組成

丁香1分,沉香1分,乳香1錢半,舶上茴香1兩(炒),肉桂半兩(去粗皮),檳榔2枚(冬春1枚),肉豆蔻5枚(夏加2枚),蓽茇5錢,阿魏少許,巴豆15顆(去皮,不出油,別研)。

功效主治

胸膈氣不和,臟腑冷氣,上攻迷悶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研入巴豆、阿魏令勻,煮白米飯為丸,如綠豆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丸,生薑湯送下。如胸膈氣不和,臟腑冷氣,上攻迷悶,加10丸,溫酒送下。常服清茶送下,要微利,以意加服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一八四。

《御藥院方》卷三: 小沉香丸

配方組成

沉香6錢,香附子(去毛,炮)1兩8錢,甘草(炙)1兩4錢,舶上丁香皮2兩4錢,縮砂仁4錢,益智仁(微炒)1兩2錢,甘松(去土)3兩6錢,蓬莪術(煨)4錢。

功效主治

飲酒後,乾嘔痰涎,氣噎痞悶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湯浸蒸餅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0丸至40丸,食後溫生薑湯送下,或嚼破更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御藥院方》卷三。

《楊氏家藏方》卷五: 小沉香丸

配方組成

青橘皮半兩(去白),陳橘皮半兩(去白),縮砂仁半兩,木香半兩,京三稜半兩(炮),蓬莪術半兩(炮),丁香皮6錢,烏梅2兩(去核,焙乾),巴豆30粒(不去皮油),硇砂1分(別研),肉桂(去粗皮)1分。

功效主治

五積氣滯,腹滿脹痛,吐逆噎塞,胸膈痞悶,吞酸嘔噦,面黃羸瘦,脾胃氣弱,不能克化水谷,痰飲癖塊,發歇疼痛,不思飲食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麵糊為丸,如綠豆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5丸,食後生薑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楊氏家藏方》卷五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