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仙湯

《普濟方》卷三五三: 八仙湯

配方組成

赤茯苓2錢,麥門冬2錢,知母2錢,前胡2錢,半夏曲2錢。

功效主治

婦人常服溫補藥而積溫成熱,致發煩渴;血熱,經下少而煩熱;虛熱,煩滿短氣;痰熱,煩渴而嘔吐;或妊娠煩躁;或產後氣虛,口乾煩渴,心下悶痞。

使用方法

上(口父)咀。每服3錢,水1盞,入甘草3寸,煎至7分,空心熱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三五三。

《解圍元藪》卷四: 八仙湯

配方組成

人參3分,米仁2錢,花粉1錢2分,皂刺20個,蜂房7孔,浮麥1握,冷飯糰3兩,琉璃灰7分半。

功效主治

癘瘡結毒。

使用方法

水煎,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解圍元藪》卷四。

《嵩崖尊生》卷十二: 八仙湯

配方組成

當歸1錢,茯苓1錢,川芎7分,熟地7分,陳皮7分,半夏7分,羌活7分,白芍8分,人參6分,秦艽6分,牛膝6分,白朮4錢,桂枝3分,柴胡4分,防風5分,炙甘草4分。

功效主治

渾身麻木。

使用方法

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嵩崖尊生》卷十二。

《醫學整合》卷二: 八仙湯

配方組成

石膏、黃芩、二母、麻黃、杏仁、桔梗、甘草。

功效主治

齁證因痰火者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學整合》卷二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六十五: 八仙湯

配方組成

馬兜鈴2兩半,桑根白皮2兩半,桔梗2兩半,麻黃(去根節,湯煮掠去沫,焙)3兩,白茯苓(去黑皮)3兩,柴胡(去蘆頭)3兩,陳橘皮(湯浸,去白,焙)3兩,杏仁(湯浸,去皮尖雙仁,炒)100枚。

功效主治

久患氣嗽,發即奔喘,坐臥不安,喉中氣欲絕。

炮製方法

上藥銼,如麻豆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錢匕,以水1盞半,煎取8分,去滓溫服。頻服3兩劑,愈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六十五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