乾薑(炮,去皮)5兩,蜀椒(去目及閉口者,炒出汗)3兩,菖蒲2兩,桂(去粗皮)2兩,白朮2兩,半夏(湯洗去滑7遍,生薑制)1兩,人參1兩,五味子(炒)1兩,甘草(炙)1兩。
上焦虛寒,乾嘔無度。
上為粗末。
每服3錢匕,水1盞,煎至6分,去滓,食後溫服。良久,稍增至4錢匕,以知為度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五十四。
土馬鬃(焙乾)2兩,枳實(去瓤,麩炒)1兩,白茯苓(去黑皮)1兩,秦艽(去苗土)1兩,甘草(炙,銼)1兩,柴胡(去苗)1兩,人參1兩,生乾地黃(焙)1兩。
虛勞,咳嗽不止,肺氣損傷,咯吐膿血,日漸痿瘦。
上為粗末。
每服3錢匕,水1盞,煎至7分,去滓,食後溫服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九十。
升麻半兩,犀角(鎊)半兩,龍膽半兩,玄參半兩,防風(去叉)半兩,黃芩(去黑心)半兩,羌活(去蘆頭)半兩,苦竹葉3錢,甘草(炙,銼)1錢。
心臟壅盛,煩熱,口舌生瘡,頭痛頰赤,心神不寧。
上為末。
每服5錢,水1盞半,煎至8分,去滓,食後溫服。
《普濟方》卷十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