柴胡枳殼湯

《嵩崖尊生》卷十五: 柴胡枳殼湯

配方組成

柴胡7分,枳殼7分,赤芍7分,大黃1錢,甘草4分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出疹,腹脹氣促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嵩崖尊生》卷十五。

《醫學入門》卷四: 柴胡枳殼湯

配方組成

柴胡1錢半,枳殼1錢,黃芩1錢,山梔1錢,知母1錢,麥門冬1錢,幹葛1錢,大青2錢,生地2錢,石膏2錢,升麻8分,甘草4分。

功效主治

孕婦傷寒,邪傳於裡,口渴煩熱,腹滿便閉,譫語,或發斑,晝夜不安。

使用方法

水煎,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學入門》卷四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三十五: 柴胡枳殼湯

配方組成

柴胡(去苗)3分,枳殼(去瓤,麩炒)3分,升麻3分,麥門冬(去心,焙)3分,鱉甲(去裙襴,醋浸,炙令黃)3分,甘草(炙,銼)3分,桃仁(湯浸,去皮尖雙仁,別研)3分。

功效主治

勞瘧久不愈,翕翕發熱,骨節痛,不下食,小便赤,漸加瘦弱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匕,水1盞,煎至7分,去滓,未發前溫服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三十五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二十八: 柴胡枳殼湯

配方組成

柴胡(去苗)半兩,枳殼(去瓤,麩炒)半兩,黃芩(去黑心)半兩,梔子仁半兩,茵陳蒿半兩,龍膽半兩,大黃(銼,炒)半兩,甘草(炙)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傷寒發黃,壯熱,骨節煩疼,兩胸下氣脹急硬痛,不能食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錢匕,用水1盞半,煎至1盞,去滓,早、晚食後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二十八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