珠黃散

《絳囊撮要》: 珠黃散

配方組成

西牛黃5分,冰片5錢,真珠6錢,煨石膏5兩。

功效主治

口疳,喉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極細末,盛瓷瓶內,勿令洩氣。

使用方法

用時吹入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絳囊撮要》。

《溫證指歸》卷三: 珠黃散

配方組成

珍珠2分,牛黃2分,川貝6分,辰砂2分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突然驚搐不醒,少定又驚,或一連數十次者,舌幹、舌赤,舌黑,頭重不立者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溫證指歸》卷三。

《瘍科心得集·家用膏丹丸散方》: 珠黃散

配方組成

西黃1分,大硃砂1錢,珍珠3分,上滴乳石1錢,月石1分5厘,寸香3分,雄精1錢,兒茶1錢,大梅片2分,人中白(煅)1錢5分。

功效主治

爛喉疳,腫腐,湯水難入者;並遠年爛喉結毒,腐去蒂丁;及幼孩口疳、口糜。

炮製方法

先將珠研極細,後入餘藥,俱研極細,瓷瓶收貯,勿令洩氣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瘍科心得集·家用膏丹丸散方》。

《瘍科捷徑》卷下: 珠黃散

配方組成

濂珠3分,犀角2分,人中黃1錢。

功效主治

胎中積熱所致的小兒臍突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分,燈心湯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瘍科捷徑》卷下。

《外科方外奇方》卷三: 珠黃散

配方組成

珍珠1分,犀牛黃1分,青魚膽1錢(真者,陰乾),大冰片1分,麝香1分。

功效主治

咽喉十八症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不可洩氣。

使用方法

吹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外科方外奇方》卷三。

《中國醫學大辭典》引《局方》: 珠黃散

配方組成

珍珠(豆腐制)3錢,西黃1錢。

功效主治

咽喉腫痛腐爛,牙疳口疳,梅毒上攻,蒂丁腐去,小兒痘瘄後餘毒未消,口舌破碎。風痰火毒,喉痺,及小兒痰搐驚風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極細末,無聲為度,密貯勿洩氣。

注意事項

忌菸、酒及辛辣食物。

使用方法

每用少許吹入患處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中國醫學大辭典》引《局方》。

《家庭治病新書》: 珠黃散

配方組成

西黃5分,濂珠4分,黃連7分,硼砂7分,硃砂3分,冰片1分,麝香1分,西洋參1錢,兒茶8分,腰黃8分。

功效主治

天痘出後,尚有餘毒者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-2分,銀花湯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家庭治病新書》。

《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》: 珠黃散

配方組成

大黃3兩,牽牛(炒)2兩(共研為細粉,過羅,每5兩細粉兌),牛黃1錢6分,硃砂3兩,麝香4分,珍珠(粉)5分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熱盛,停食停乳,大便乾燥,驚風抽搐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,混和均勻,瓶裝,重4分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分,溫開水送下。3歲以下小兒酌減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》。

《中醫眼科學》: 珠黃散

配方組成

珍珠粉2.1g,犀黃3g,硃砂2.1g,麝香2.1g。

功效主治

火疳,白膜侵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瓷瓶收貯。

使用方法

應用時點於內眥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中醫眼科學》。

《經驗各種秘方輯要》: 珠黃散

配方組成

西黃5厘,燈心灰5厘,象牙屑(焙)2分,真珠(豆腐煮過)2分,人指甲(男用女,女用男)1分,大梅片3厘,薄荷葉1分,人中白1分,人中黃1分,硼砂1分,青黛(飛淨)3分,壁錢30個(竹葉夾,炙存性)。

功效主治

爛喉痧及喉痺、喉腫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吹患處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經驗各種秘方輯要》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