姜連散

《普濟方》卷三四○: 姜連散

配方組成

訶黎勒、龍骨、乳香、乾薑、芎、白朮、鹽梅各等分(1方有黃連)。

功效主治

胎前下痢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入梅肉攪勻如膏,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注意事項

忌生冷毒物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-7丸,白痢,白薑湯送下5丸;赤痢,甘草湯送下;赤白痢,白姜甘草湯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三四○。

《普濟方》卷三九七: 姜連散

配方組成

生薑4兩(銼),黃連1兩(去毛,生薑炒,分作2份),甘草5分(炙)。

功效主治

諸般瀉痢,冷熱不調,赤白五色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米湯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三九七。

《普濟方》卷七十四引《大衛方》: 姜連散

配方組成

乾薑半兩,黃連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暴赤眼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末。

使用方法

以綿包之,沸湯泡。閉目乘熱頻洗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七十四引《大衛方》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七十四: 姜連散

配方組成

生薑4兩,黃連(去須)1兩。

功效主治

久患脾洩瀉。氣痢,裡急後重。

炮製方法

上(口父)咀,如麻豆大,一處慢火炒令姜赤色,去姜,取黃連為細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匕,空腹臘茶清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七十四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