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聖膏

《醫統》卷三十四引《經驗方》: 四聖膏

配方組成

蓍葉、獨蒜、鹽、川山甲。

功效主治

痞塊。

炮製方法

上以好醋成餅。

使用方法

量瘡大小貼之,2炷香為度,痞化為膿水,從大便出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統》卷三十四引《經驗方》。

《仙拈集》卷四: 四聖膏

配方組成

銀硃2錢,銅綠1錢半,松香3錢,杭粉3錢。

功效主治

臁瘡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桐油調搽,作隔紙膏貼之,3-5日愈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仙拈集》卷四。

《解圍元藪》卷四: 四聖膏

配方組成

薑汁2碗,蔥汁2碗,線膠4兩。

功效主治

手背攣曲不舒,節間疼痛。

炮製方法

同煎煉,再入草烏末4兩為膏;如無蔥汁,須加火酒,再入乳、沒各1兩。攤在紙上貼之。

使用方法

漸漸痛止伸直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解圍元藪》卷四。

《普濟方》卷二七九: 四聖膏

配方組成

清油半斤,巴豆(去皮)3錢,當歸半兩,輕粉1錢。

功效主治

風疳疥癬,或痛經年不效者,及一切惡瘡。

炮製方法

將油慢火熬,次下巴豆、當歸,熬至黑焦,去滓,又下黃蠟、輕粉,鎔開,冷定,盆子盛。

使用方法

每用量瘡搽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二七九。

《普濟方》卷一一二: 四聖膏

配方組成

川當歸、沒藥、大川烏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鶴膝風及諸風疾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用不蛀皂角24個,捶碎,水煎數沸,去滓,入鍋內熬成膏,入前藥攪勻。

使用方法

貼於患處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一一二。

《醫方類聚》卷七十引《煙霞聖效方》: 四聖膏

配方組成

訶子1對(去核),黃丹4兩(水飛,細羅),蜜4兩。

功效主治

遠年近日,赤眼暴發,一切病眼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蜜著水一(石區)化開,文武火同熬,細柳枝一握不住勤攪,顛倒使用,約成膏子,滴水不散。

使用方法

用時溫水化開便洗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方類聚》卷七十引《煙霞聖效方》。

《百一》卷十六,名見《普濟方》卷二八○: 四聖膏

配方組成

鹿梨根(搗取皮)不以多少,生薑半之,白礬隨意用,吳茱萸看多少入。

功效主治

疥瘡。

炮製方法

上藥同於砂盆內,入米醋爛研,以淨器盛之,候白醭生,方可用。

使用方法

遇浴時,以代皂角,不過1-2次即安,若遍身生者,尤宜用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百一》卷十六,名見《普濟方》卷二八○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