枳殼(去白,麩炒)1分,檳榔(生用)1分,青皮1分,陳皮(去白)1分,木香1分,莪術(炒)半兩,三稜(炒)半兩,縮砂仁半兩,丁香1兩,香附子(炒)1兩。
小兒乳哺不調,傷於脾胃,致患丁奚,哺露。
上為末,以神曲糊為丸,如黍米大。
每服50丸,空心米湯送下。
《醫方大成》卷十引湯氏方。
青皮5錢,陳皮5錢,五靈脂莪術(炒)、川芎、白豆蔻仁、檳榔、木香、蘆薈、使君子肉,蝦蟆1個(炙),三稜(煨)5錢,縮砂仁5錢,丁香2錢,香附子(炒去毛)2錢。
小兒丁奚、哺露。由脾胃久虛,不能傳化水谷,以榮血氣,致骨肉消瘦;腎氣不足,復為風冷所傷,使柴骨枯露,或有胎中受毒而成者。
上為末,以神曲末調豬膽汁為丸。
米湯送下。
《普濟方》卷三九三。
西血珀5錢,明腰黃5錢,漂牡蠣粉1兩,雞脛骨4錢,狗脛骨(烘燥,研細,勿焦枯)4錢,綿西耆(烘燥,研細,篩去粗末)4錢,青龍齒(生研)5錢,烏賊骨6錢,紅昇丹2錢,元寸5分,大梅片3錢。
瘡瘍毒淨,正氣大薄,不易生肌者。
上為細末。
外用。
《瘍科綱要》卷下。
青皮1錢,陳皮(去白)1錢,蓬術半兩,川芎半兩,北五靈脂半兩,白豆蔻仁半兩,雞心檳榔半兩,蘆薈半兩,木香2錢,使君子肉(焙)2錢,蝦蟆灰2錢。
小兒丁奚,哺露。
上為末,豬膽汁浸糕糊為丸,如麻子大。
每服20丸,米飲送下;有熱,薄荷湯送下。
《直指小兒》卷三。
青皮5錢,陳皮5錢,莪術5錢,川芎5錢,茯苓5錢,檳榔5錢,白豆蔻5錢,縮砂(去殼)5錢,木香5錢,使君子肉5錢,蘆薈1錢,白朮1錢,丁香1錢,幹蟾3錢,香附(炒)3錢。
小兒丁奚、哺露。
上為末,豬膽汁浸米糊為丸。
陳米湯送下。
《誠書》卷十一。
蓯蓉(酒浸)1兩,石斛(酒浸)1兩,狗脊(火去毛)1兩,萆薢1兩,茯苓1兩,牛膝(酒浸)1兩,地仙子1兩,遠志(去心,炒)1兩,熟地黃3兩,杜仲(去皮,銼,炒)3兩。
腳氣上攻,心腎相系,足心隱痛,小腹不仁,煩渴,小便或秘或利,關節攣痺疼痛。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50丸,溫酒、鹽湯送下。
《三因》卷三。
雄黃1錢,硃砂1錢,乳香1錢,沒藥1錢,孩兒茶1錢,當歸1錢,白芷1錢,丁香1錢,槐角1錢,輕粉(用花椒1錢煎水調蒸)8分。
楊梅瘡初起。
上為細末,飯為丸,如綠豆大。
每服30丸,土茯苓湯送下。惟須先服防風通聖散10餘劑,後服此方收功。
《壽世保元》卷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