橡斗子1兩,細茶2錢半,白姜2錢半,甘草2錢半,白芷5錢。
水瀉疳瀉,下痢赤白,腹痛煩渴。
上銼、焙,為末,煉蜜為丸,如芡實大。
每服2丸至3丸,空心溫米清湯化下;入醋與蜜,相亭為膏,湯溫化服。
《活幼心書》卷下。
瀝青4兩,黃蠟3兩,散綠3錢(研)。
臘姑(一名螻蛄);又治多日諸般惡瘡。
上先用小油3兩熬溫,入瀝青、黃蠟化開攪勻,入散綠,取下火;攪勻,濾入水中,瓷器內收之。
每用時,將藥入水,捻作餅,於緋綿上,貼之。
《衛生寶鑑》卷十九。
定粉1分,南粉1分,膩粉1分,黃丹1分。
一切惡瘡癰癤。
上為末,加麝香1錢,研勻,油調得所成膏。
貼。
《中藏經》卷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