條參(去蘆)、嫩黃耆(去蘆)、揚芍藥、大川芎、熟地黃(酒洗,切,炒)、川續斷(去蘆)、側柏葉(炒)、阿膠(麩炒)、粉草、當歸(去尾)各等分。
婦人晝眠不起,倦於梳飾,噁心擇食,怕聞飯氣,但喜鹹酸,止經候,氣血弱者;兼治胎動不安,腹痛漏下,或胎奔上刺心,短氣。
上銼散。
每服4錢,用水1盞半,加生薑3片,金、銀器各1件煎之,去滓服。
《得效》卷十四。
人參2錢,白朮2錢,麥冬2錢,當歸2錢,熟地2錢,天麻2錢,防風1錢,荊芥1錢,陳皮5分,甘草5分,生薑3片。
凡妊娠因吐血、衄血,或被傷失血,驀患口噤,項背強直,類中風症。
水煎服。
《胎產秘書》捲上。
人參1錢5分,熟地2錢,白朮(土炒)2錢,當歸身(酒洗)2錢,川芎8分,紫蘇4分,陳皮4分,炙草4分。
孕婦血虛氣陷,腹中作痛,小腹重墜者。
加生薑1片,水煎服。
《胎產心法》捲上。
黃耆、甘草、人參、白朮、艾葉、當歸、川芎、熟地、續斷、茯苓、白芍、香附、陳皮、杜仲。
妊娠氣血不足,數墜胎者。
上銼。
水煎,空心服。
《古今醫鑑》卷十二。
知母、杜仲、木香、續斷、香附、陳皮、烏藥、紫蘇、白芍、川芎、當歸、白朮、酒芩。
妊娠日月未足,因勞役怒氣,調養不節,或房室所傷,或負重閃肭,或因宿有冷氣,而痛如欲產者。
《古今醫鑑》卷十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