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地黃粥

《聖惠》卷九十六: 生地黃粥

配方組成

生地黃汁1合,生薑汁半合,蜜1合,粳米2合,淡竹瀝2合。

功效主治

心膈虛躁,口乾煩渴,不多飲食,小便赤澀。

使用方法

光將米煮粥,臨熟下地黃、薑汁煮令熟,次下蜜並竹瀝,攪轉。食後良久,或臨臥食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九十六。

《醫方類聚》卷二四二引《食醫心鑑》: 生地黃粥

配方組成

生地黃汁1合,紅米1合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發稀,乍寒乍熱,黃瘦無力。

使用方法

上以米煮作粥,臨熟下地黃汁,攪調和,食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方類聚》卷二四二引《食醫心鑑》。

《聖惠》卷九十六: 生地黃粥

配方組成

生地黃汁3合,蜜2合,米3合,車前葉(取汁)3合。

功效主治

小便出血,磣痛。

使用方法

先以水1大盞半,煮米成粥,次入諸藥汁及蜜,更煎2-3沸,分為2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九十六。

《藥粥療法》引《二如亭群芳譜》: 生地黃粥

配方組成

生地黃汁50ml(或用乾地黃60g),粳米60g,生薑2片。

功效主治

熱病後期,陰液耗傷,低熱不退,勞熱骨蒸,或高熱心煩,口乾作渴,口鼻出血。

使用方法

先用粳米加水煮粥,煮沸後加入地黃汁和生薑,煮成稀粥食用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藥粥療法》引《二如亭群芳譜》。

《飲膳正要》卷二: 生地黃粥

配方組成

生地黃汁1合,酸棗仁2兩(水絞取汁2盞)。

功效主治

虛弱骨蒸,四肢無力,漸漸羸瘦,心煩不得睡臥。

使用方法

上藥水煮同熬數沸,次下米3合煮粥,空腹食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飲膳正要》卷二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