冶葛膏

《外臺》卷十九引《蘇恭方》: 冶葛膏

配方組成

冶葛2兩,蛇銜2兩,犀角2兩(屑),烏頭2兩,桔梗2兩,茵芋2兩,防風3兩,蜀椒2兩,乾薑2兩,巴豆30枚(一方2兩,去心皮),升麻2兩,細辛2兩,雄黃半兩,鱉甲1兩(炙)(一方有石南、白芷)。

功效主治

江南風毒,先從手腳上腫痺,上頸,痺及面,卻入腹。

炮製方法

上細切,以酒4升漬藥1宿,以不中水豬膏5斤以煎藥,於微火上三上三下,令藥色變黃,勿令焦黑,膏成,絞去滓,乃下雄黃,攪令調和。

注意事項

忌豬肉、冷水、生菜、莧菜、蘆筍。

使用方法

摩病上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外臺》卷十九引《蘇恭方》。

《外臺》卷十九引《蘇恭方》: 冶葛膏

配方組成

冶葛2兩,犀角2兩(屑),漢防己2兩,莽草2兩,烏頭5兩(生用),吳茱萸5兩,椒3兩(生用),丹參3兩,躑躅花1升,升麻3兩,乾薑2兩,附子5兩,白芷1升,當歸3兩,桔梗3兩(一方無白芷、防己、茱萸、附子、當歸,有巴豆、雄黃、蛇銜、防風、鱉甲)。

功效主治

腳氣。

注意事項

忌豬肉、冷水。

使用方法

上切,酢漬,以成煎豬肪7升,煎五上五下,去滓用之。以酥代肪,善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外臺》卷十九引《蘇恭方》。

《鬼遺》卷五: 冶葛膏

配方組成

冶葛皮2兩,黃連2兩,細辛2兩,杏仁2兩,莽草2兩,芍藥2兩,藜蘆2兩,附子2兩,亂髮2兩,蘆茹2兩,芎2兩,白芷2兩,蛇床子2兩,桂心2兩,藁本2兩,烏頭2兩,白朮2兩,吳茱萸2兩,雌黃2兩,礬石2兩,天雄2兩,當歸2兩,斑蝥1兩,巴豆(去皮心)1兩,蜀椒(去目汗閉口)1兩,黃柏1兩。

功效主治

久瘑疽諸瘡。

炮製方法

上(口父??)咀,各搗篩,以豬脂5升,於銅器內微火煎諸藥7沸上下,絞去滓,更煎,攪勻成膏。

使用方法

敷瘡上,每日4-5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鬼遺》卷五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