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首烏8兩(切片,米泔水浸過,用烏豆五升浸軟,一層豆,一層首烏,密蓋,九蒸曬),當歸2兩,人參2兩,黃柏2兩,菟絲2兩,熟地5兩,茯苓5兩,天冬3兩,麥冬3兩,生地3兩,牛膝3兩,枸杞3兩,山萸3兩,山藥2兩半,五味1兩。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60丸,空心淡鹽湯送下。
《仙拈集》卷三。
赤何首烏1斤,白何首烏1斤(米泔水浸3、4日,瓷片颳去皮,用淘淨黑豆2升,以砂鍋木甑,鋪豆及首烏,重重鋪蓋蒸之,豆熟取出,去豆曬乾,換豆再蒸,如此9次,曬乾,為末),赤茯苓1斤,白茯苓1斤(去皮,研末,以水淘去筋膜及浮者,取沉者捻塊,以人乳10碗浸勻,曬乾,研末),牛膝8兩(去苗,酒浸1日,同何首烏第7次蒸之,至第9次止,曬乾),當歸8兩(酒浸,曬),枸杞子8兩(酒浸,曬),菟絲子8兩(酒浸生芽,研爛,曬),補骨脂4兩(以黑脂麻炒香)。
肝腎不足,白髮,脫髮,不育,崩帶,齒牙動搖,腰膝痠軟,腎虛無子。氣血不足,羸弱,周痺,腎虛無子,消渴,淋瀝遺精,崩帶,癰瘡,痔腫。女子血虧脫髮,精神衰弱,男子腰腎不足,筋骨不壯。由腎水虧損,血氣不足引起的鬚髮早白,牙齒動搖。肝腎兩虧,腰痠肢軟。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彈子大,共150丸。
忌諸血、無鱗魚、蘿蔔、蒜、蔥、鐵器;忌食糟、醋。
每日3丸,侵晨溫酒送下,午時薑湯送下,臥時鹽湯下;其餘並丸如梧桐子大,每日空心酒服100丸。
《本草綱目》卷十八引《積善堂方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