鹿角膠1兩(搗碎,炒令黃燥),鹿茸1兩(去毛,塗酥炙微黃),烏賊魚骨1兩(燒灰),當歸1兩(銼,微炒),龍骨1兩,白朮1兩。
婦人白崩不止。
上為細散。
每服2錢,食前以熱酒調下。
《聖惠》卷七十三。
鹿角膠半兩(搗碎,炒令黃燥),人參半兩(去蘆頭),芎1兩,當歸3分(銼,微炒),甘草半兩(炙微赤,銼)。
妊娠胎動,腹痛悶縱。
上為散。
每服4錢,以水1中盞,入蔥白7寸,煎至6分,去滓溫服,不拘時候。
《聖惠》卷七十五。
鹿角膠(炒)2兩。
小便出血。
上為末,作二服。
長流水調下。
《赤水玄珠》卷二十一。
鹿角膠(炙燥)、阿膠(炙燥)、秦艽(去苗土)、糯米(炒黃)、烏梅(去核,炒)各等分。
吐血後虛熱,胸中痞,口燥。
上為細散。
每服2錢匕,糯米飲溫調下,早晚食後、臨臥服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六十九。
鹿角膠1兩(搗碎,炒令黃燥),黃芩半兩(去須,微炒),黃連半兩(去須,微炒),胡粉半兩(炒令黃色),梔子仁1兩,龍骨半兩,甘草半兩(炙微赤,銼)。
熱病6-7日後,毒氣不散,下膿血不止。
上為散。
每服2錢,以冷粥飲調下,不拘時候。
《聖惠》卷十八。
鹿角膠1兩(搗碎,炒令黃燥),前胡1兩(去蘆頭),麥門冬3分(去心),陳橘皮1兩(湯浸,去白瓤,焙),貝母1分(煨令微黃),細辛2分,甘草半兩(炙微赤,銼),赤茯苓1兩,芎半兩。
妊娠,心胸妨悶,兩脅微疼,煩渴咳嗽。
上為散。
每服4錢,以水1中盞,煎至6分,去滓稍熱服,不拘時候。
《聖惠》卷七十四。
鹿角膠1兩(搗碎,炒令黃燥),白龍骨1兩,桂心1兩,當歸1兩(微炒),附子2兩(炮裂,去皮臍),白朮1兩。
婦人白帶下不止,面色萎黃,繞臍冷痛。
上為細散。
每服2錢,食前以粥飲調下。
《聖惠》卷七十三。
鹿角膠(搗碎,炒令黃燥)半兩,柏葉(炙令微黃)半兩,川椒(去目及閉口者,微炒去汗)半兩,乾薑(炮裂)半兩,白蒺藜(微炒,去刺)半兩,麻黃(去根節)半兩,紫菀(去苗)半兩,人參(去蘆頭)半兩,刺薊半兩,芫花半兩(醋拌炒令幹)。
咳嗽吐膿血,日夜不止,喘息短氣。
上為細散。
每服1錢,以水1小盞,煎2-3沸,和滓溫服,不拘時候。
《聖惠》卷四十六。
鹿角膠1兩(搗碎,炒令黃燥),白芍藥1兩,生乾地黃2兩,羚羊角屑1兩,柏葉1兩,黃耆1兩,刺薊1兩。
虛勞,內傷寒熱,吐血。
上為粗散。
每服4錢,以水1中盞,入竹茹1分,煎至6分,去滓,入砂糖如棗大,更煎2-3沸,不拘時候溫服。
《聖惠》卷二十七。
鹿角膠1兩(研碎,炒令黃燥),覆盆子1兩,車前子1兩。
虛勞夢洩。
上為細散。
每服2錢,食前以溫酒調下。
《聖惠》卷三十。
鹿角膠(炙燥)10兩,黃柏(去粗皮,蜜炙)10兩,杏仁49枚(湯去皮尖雙仁,麩炒)。
吐血後虛熱,胸中痞,口燥。
上為細散。
每服1錢匕,用溫水調下,不拘時候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六十九。
鹿角膠2兩(搗碎,炒令黃燥),肉蓯蓉2兩(酒浸1宿,颳去皺皮,炙幹),熟乾地黃3兩,黃耆1兩半(銼),當歸1兩半,麥門冬2兩半(去心,焙),石斛1兩(去根),五味子1兩。
虛勞,少氣羸損。
上為細散。
每服2錢,食前以生薑、大棗湯調下;溫酒下亦得。
《聖惠》卷三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