鹿角散

《濟陰綱目》卷十一: 鹿角散

配方組成

鹿角(燒灰,出火毒)。

功效主治

產後虛火載血,以致血暈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極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用好酒、童便調灌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濟陰綱目》卷十一。

《普濟方》卷二二三: 鹿角散

配方組成

鹿角(銼,為屑)。

使用方法

上用白蜜5升淹之,微火熬令小變,曬乾,更搗篩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二二三。

方出《聖惠》卷七十四,名見《婦人良方》卷十四: 鹿角散

配方組成

鹿角屑1兩。

功效主治

妊娠熱病,胎夭腹中。

使用方法

以水1大盞,入蔥白5莖,豉半合,煎至6分,去滓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方出《聖惠》卷七十四,名見《婦人良方》卷十四。

《聖惠》卷九十三: 鹿角散

配方組成

鹿角1兩,定粉半兩,密陀僧半兩,黃丹半兩,白礬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一切痢,久不愈。

炮製方法

上藥入瓶內,燒令通赤,放冷取出,為細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半錢,以粥飲調下,1日3-4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九十三。

《聖惠》卷九十四: 鹿角散

配方組成

鹿角屑10兩,附子1兩(去皮臍,生用)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以溫酒調下,日3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九十四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三八: 鹿角散

配方組成

鹿角(燒灰)5兩。

功效主治

赤黑丹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。煉豬脂調和。

使用方法

塗患處,日3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三八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八○: 鹿角散

配方組成

鹿角末1兩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重舌,舌強不能收唾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用少許,敷舌上,日3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八○。

《普濟方》卷二一○引《十便良方》: 鹿角散

配方組成

上黨人參4分,鹿角(去上皮,取白處作末,炒令黃,秤)2分。

功效主治

老人患積痢不斷,兼不能飲食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方寸匕,平旦粥清飲調下,1日2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二一○引《十便良方》。

《千金》卷二十三: 鹿角散

配方組成

鹿角3分,甘草1分。

功效主治

婦人乳生瘡,頭汁出,疼痛欲死,不可忍。

炮製方法

上藥治下篩。

使用方法

和以雞子黃,於銅器中,置於溫處,灸上敷之,1日2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千金》卷二十三。

《聖惠》卷七十一: 鹿角散

配方組成

鹿角2兩,甘草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婦人乳癰成瘡,久不愈,膿汁出,疼痛欲死,不可忍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。

使用方法

用雞子白和,於銅器中暖令溫,敷患處。5-7易即愈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七十一。

《醫心方》卷二十八引《洞玄子方》: 鹿角散

配方組成

鹿角4分,柏子仁4分,菟絲子4分,蛇床子4分,車前子4分,遠志4分,五味子4分,蓯蓉4分。

功效主治

男子五勞七傷,陽痿不起,精自引出,小便餘瀝,腰背疼冷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分匕,食後服,日3次。不知,更加方寸匕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心方》卷二十八引《洞玄子方》。

《直指》卷十: 鹿角散

配方組成

鹿角屑1兩,鹿茸(去皮,酥炙)1兩,白茯苓3分,人參半兩,白茯神半兩,桑螵蛸(蒸,焙)半兩,芎半兩,當歸半兩,故紙(炒)半兩,龍骨(別研)半兩,新韭子(酒浸1宿,焙)半兩,柏子仁(去殼)1分,甘草(炙)1分。

功效主治

臟腑久虛,夢洩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半,加生薑5片,大棗3枚,粳米100粒,水煎,食前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直指》卷十。

方出《肘後》卷五,名見《聖惠》卷六十四: 鹿角散

配方組成

鹿角5兩,白斂1兩,牡蠣4兩,附子1兩。

功效主治

皮肉卒腫起,狹長赤痛,名(月扁)。

炮製方法

上藥治下篩。

使用方法

和苦酒塗帛上,貼腫處,燥復易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方出《肘後》卷五,名見《聖惠》卷六十四。

《外科正宗》卷七: 鹿角散

配方組成

鹿角尖3寸。

功效主治

乳癰新起,結腫疼痛,憎寒發熱,但未成者。

炮製方法

用炭火煅稍紅存性,碾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食後用熱酒1茶鐘調服;甚者再1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外科正宗》卷七。

《千金》卷二十五引《肘後方》: 鹿角散

配方組成

鹿角。

功效主治

從高墮下,若為重物所頓迮,得瘀血者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方寸匕,酒調下,日3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千金》卷二十五引《肘後方》。

《聖惠》卷六十五: 鹿角散

配方組成

鹿角1兩(燒灰),膩粉半兩,百合半兩(生研),木槿花1兩。

功效主治

一切惡瘡不愈者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。

使用方法

入膩粉、百合,生油調塗,1日2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六十五。

《千金》卷六: 鹿角散

配方組成

鹿角長1握,牛乳3升,芎3兩,細辛3兩,天門冬3兩,白芷3兩,白附子3兩,白朮3兩,白斂3兩,杏仁2-7枚,酥3兩。

使用方法

上(口父)咀。其鹿角先以水浸100日,出,與諸藥納牛乳中,緩火煎令汁盡,出角,以白練袋貯之,餘藥勿取,至夜取牛乳,石上磨鹿角,取塗面,旦以漿水洗之;無乳,小便研之亦得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千金》卷六。

《聖惠》卷十四: 鹿角散

配方組成

鹿角屑1兩,芎3分,當歸1兩(銼,微炒),白茯苓3分,麋角屑1兩。

功效主治

傷寒後虛損,夜夢洩精不禁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以水1中盞,入薤白3-7莖,生薑半分,粳米100粒,煎至6分,去滓,食前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十四。

《聖惠》卷三十: 鹿角散

配方組成

鹿角屑2兩,韭子1兩(微炒),芎3分,白茯苓1兩,當歸3分(銼,微炒),鹿茸1兩(去毛,塗酥炙微黃)。

功效主治

虛勞不足,夢與鬼交,四肢無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注意事項

忌生冷、油膩、大肉、酸物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以水1中盞,入生薑半分,大棗3枚,粳米100粒,煎至6分,去滓,食前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三十。

《魏氏家藏方》卷十: 鹿角散

配方組成

烏賊膏半兩,白龍骨(煅;並別研)半兩,牡蠣粉半兩,龜甲1兩(米醋炙焦黃),鹿角2兩(鎊,入酥少許拌炒)。

功效主治

血海虛損。經水不止,漏下白水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空心、食前煎烏梅、甘草、生薑湯調下,溫酒米飲亦得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魏氏家藏方》卷十。

方出《肘後方》卷三,名見《聖濟總錄》卷十四: 鹿角散

配方組成

鹿角屑。

功效主治

諸髒虛邪,夜臥恍惚,精神不安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指撮,酒調服,日3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方出《肘後方》卷三,名見《聖濟總錄》卷十四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