嚏驚丸

《幼幼新書》卷九引《張氏家傳》: 嚏驚丸

配方組成

牛黃3皂子大,蘆薈3皂子大,熊膽3皂子大,生蟾酥10個,硃砂2皂子大,龍腦半皂子大,麝香半皂子大,雄黃5錢,全蠍半兩(輕炒),白礬(枯過)1兩,防風(焙)1兩,荊芥穗1兩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急慢驚風。

炮製方法

上除腦、麝外,1處為細末,然後別研腦、麝細,入前藥內,再研,用蟾酥,少添數粒粳米飯和勻為丸,如芥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丸,用倒流水化藥,如小兒乎足牽搐,灌鼻內,良久打嚏即愈;如未定,再灌之;三次不嚏,惡候也,別用藥治之。如瘡疹倒靨,及瘡平黑色斑出,急用雞子殼盛酒半殼、生豬血半殼,合盛1殼,用藥2-3丸化在內,火灰內暖熱溫,時時服之。重午日取酥合藥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幼幼新書》卷九引《張氏家傳》。

《楊氏家藏方》卷十七: 嚏驚丸

配方組成

螳螂1枚(大者,去足翅,入硃砂1錢半同研),蜣螂3枚(去頭足翅,入雄黃1錢半同研),蜈蚣1條(大者,入硃砂1錢半同研),石龍子1枚(入硃砂1錢半同研;如無,以活蠍代;更無,以蠍梢49枚,不去毒。以上4味逐旋收,用油紙裹,窨幹,入後藥),真珠末半錢,麝香1錢(別研),龍腦1錢(別研),白花蛇頭(酒浸,焙乾,取末)半錢,瓜蒂7枚(取末),細辛末半錢,蟾酥1分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急慢驚風,搐搦不定,頭項反折,神志昏塞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取孩兒乳汁和為丸,如蘿蔔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用1丸,以奶汁磨化,滴鼻中,得嚏立愈;次用薄荷湯化下5-7丸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楊氏家藏方》卷十七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