鱉甲(去裙襴,醋炙黃)1兩,蝦蟆(炙黃)1兩,訶子(炮,取肉)1兩,木香1兩,蘆薈(研)半兩,鐵粉(研)半兩,雄黃(研飛),胡黃連半兩,麝香2分(研)。
小兒諸疳。
上為細末,麵糊為丸,如粟米大。
每服10丸,米飲送下。病大羸瘦者,不過5-7服愈。
《衛生總微》卷十二。
三稜(炮)5錢,蓬術(炮)5錢,青皮5錢,陳皮5錢,神曲(炒)5錢,麥糵(炒)5錢,龍膽草5錢,檳榔5錢,胡黃連4錢,川楝子4錢,使君子4錢,川連4錢,白朮1兩,木香2錢,幹蟾5個。
小兒疳積、食積、蟲積、肉積,腹脹。
上為末,將蟾醋煮爛搗、再以醋糊為丸,如粟米大。
每服20丸,米飲送下。
《丹溪治法心要》卷八。
木香1兩,人參1兩,黃耆1兩,當歸1兩,桔梗1兩,三稜1兩,莪術1兩,鱉甲1兩,綠礬1兩,枳實1兩,使君子1兩,楝根皮1兩,訶子1兩,幹蟾7錢5分,黃連1兩。
小兒癖積。
上為末,為丸如綠豆大。
每服30-40丸,水飲送下。
《幼科發揮》卷三。
幹蝦蟆(酥炙黃色)、大黃連(洗,去須)、蕪荑仁、蘆薈各等分。
五疳,瀉痢。
上為末,豬膽汁和麵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忌生冷、宿食、毒物。
每服40粒,用飯飲吞下,1日2-3次,不拘時候。
《幼幼新書》卷二十三引《張氏家傳》。
幹蟾3個(酥炙焦黃),五靈脂(去沙石)2兩,蟬殼(去土)半兩,雄黃半兩(研飛),訶子肉半兩,母丁香半兩,胡黃連1兩,黃連(去須)1兩,使君子仁1兩,青黛1分。
小兒諸疳。
上為細末,麵糊為丸,如綠豆大。
每服20-30丸,白湯送下,不拘時候。
《衛生總微》卷十二。
幹蟾1枚(炙焦),麝香(研)半錢,胡黃連半兩,丹砂(研)1分,牛黃(研)1分,蛇蛻(燒灰)1分,雄黃(研)1分,天竺黃(研)1分,熊膽(研)1分,蟬蛻(炙)1分,天仙子半合(水浸出芽子為度,焙乾,為細末),肉豆蔻1枚(去殼)。
小兒疳氣,面黃肌瘦,發熱多困,好吃泥土,撏眉咬甲,時好伏地。
上為細末,糯米飯為丸,如黃米大。
每服7-10丸,米飲送下,日3次,不拘時候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七三。
大蟾1只(去腸肚,好醋浸3日,焙焦乾),蕪荑(去皮)1分,黃連(去須)1分,甘草1分(炙),夜明沙半合(用粳米100粒,同炒至焦黃,去米),使君子(去殼)1分,麝香1分(研)。
小兒諸疳。
上為細末,豬膽汁為丸,如蘿蔔子大。
每服5-7丸,米飲送下,不拘時候。
《衛生總微》卷十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