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龍散

《喉科種福》卷三: 青龍散

配方組成

青黛、伏龍肝(即灶心土)。

功效主治

孕婦瘟疫白喉危急者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泉水調塗孕婦肚臍、關元穴,以胎氣清爽安穩為度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喉科種福》卷三。

《醫學六要·治法匯》卷八: 青龍散

配方組成

大黃、香附。

功效主治

厚味炙煿,酒面過度,積毒上攻,或過服補味暖藥致牙痛。

炮製方法

各燒存性,入青鹽擂勻。

使用方法

擦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學六要·治法匯》卷八。

《青囊秘傳》: 青龍散

配方組成

月石5錢,冰片3分,青黛5分。

功效主治

無名腫毒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外敷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青囊秘傳》。

《御藥院方》卷九: 青龍散

配方組成

青黛3錢,薄荷葉2錢,細辛半兩,盆消半兩,川芎半兩,香白芷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陽明經風熱,齒齦腫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以指蘸藥擦齒腫處,吐津,不拘時候。誤咽不妨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御藥院方》卷九。

《御藥院方》卷九: 青龍散

配方組成

石膏8兩,樸消1兩,甘草(生)1兩,青黛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咽喉腫痛妨悶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-3錢,煎薄荷湯調勻,熱嗽冷吐,不拘時候。誤咽不妨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御藥院方》卷九。

《御藥院方》卷五: 青龍散

配方組成

人參(去蘆頭)1兩,陳皮(去白)1兩,五味子1兩,紫蘇葉1兩。

功效主治

咳嗽上氣不得臥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水1盞,加生薑3片,煎至7分,去滓溫服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御藥院方》卷五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十三: 青龍散

配方組成

仙靈脾1分,生乾地黃(焙)1分,防風(去叉)1分,何首烏(去黑皮,米泔浸1宿,竹刀切,焙)1分,荊芥穗1兩。

功效主治

風邪傳化,腹內瘀結生熱。目黃,風氣不得洩,為熱中煩渴引飲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-2錢匕,食後沸湯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十三。

《宣明論》卷十引《濟眾》: 青龍散

配方組成

逼毒散,麻黃各等分(去節)。

功效主治

傷寒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宣明論》卷十引《濟眾》。

《回春》卷二: 青龍散

配方組成

川烏4錢,南星4錢,定粉4錢,半夏4錢,殭蠶4錢,川芎4錢,熟地黃4錢,草烏4錢,蚯蚓2錢,白芷2錢,白附子2錢5分。

功效主治

男子諸風,口眼斜,左癱右瘓,半身不遂,語言謇澀,口流涎水,及婦人產後諸風,小兒急慢驚風。

炮製方法

上俱生用,火上隔紙微炒,為細末。

注意事項

不可見風,戒色慾、厚味1月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或6厘,小兒2厘,臨臥黃酒調下。初服有汗,再服無汗。如前症候,先服烏藥順氣散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回春》卷二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