益母草散

《婦人良方》卷一: 益母草散

配方組成

益母草(開花時採,陰乾)。

功效主治

婦人赤白惡露下不止,久不愈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空心溫酒調下,日3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婦人良方》卷一。

《聖惠》卷八十: 益母草散

配方組成

益母草1兩,赤芍藥3分,桂心3分,當歸(銼,微炒)3分,川大黃(銼,微炒)3分,桃仁(湯浸,去皮尖雙仁,麩炒微黃)3分,牛膝(去苗)半兩,蒲黃半兩,蘇枋木(銼)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產後惡露不下,在於腹中不散,身體煩悶,及腹內(疒丂)刺疼痛不可忍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以水1中盞,加生薑半分,煎至6分,去滓稍熱服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八十。

《普濟方》卷三四八引《仁存方》: 益母草散

配方組成

生益母草汁3合(根亦可),生地黃汁3合,童便1合,雞子清1個。

功效主治

產後血暈心悶亂,恍惚如見鬼。

使用方法

上煎藥汁令熱,入雞子清攪勻,作1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三四八引《仁存方》。

《聖惠》卷八十: 益母草散

配方組成

益母草1兩,幹藕節1兩,紅花子1兩。

功效主治

產後惡血衝心,煩悶多渴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以水1中盞,加生薑半分,煎至6分,去滓溫服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八十。

《聖惠》卷七十九: 益母草散

配方組成

益母草1兩,人參半兩(去蘆頭),黃芩半兩(銼),葛根半兩(銼),生乾地黃半兩,甘草半兩(炙微赤,銼)。

功效主治

產後血虛煩渴,口乾心躁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以水1中盞,加生薑半分,煎至6分,去滓溫服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七十九。

《聖惠》卷八十七: 益母草散

配方組成

益母草灰1合,胡黃連半兩,川升麻1分,牛黃半分(細研),麝香1分(細研),人中白1分(燒灰),黃柏1分(銼)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(匿蟲)疳,蝕口齒,骨出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。

使用方法

淨揩齒後,用藥少許,幹摻齒齦上,日3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八十七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