換骨酒

《普濟方》卷九十六引《衛生家寶》: 換骨酒

配方組成

白茯苓3兩,晚蠶沙(炒)3兩,虎脛骨(酒浸,炙黃)半兩,甘草1兩,檳榔1兩,郁李仁(湯浸,去皮)半兩,附子(炮,去皮臍)半兩,何首烏半兩,防風半兩,瓜蔞半兩,牛蒡子根半兩,牛膝半兩,幹菊花半兩,杜仲(去皮絲)半兩,黃耆半兩,白附子1兩,益智仁1兩,石菖蒲半兩,天麻1兩,山茱萸1兩,牡蠣半兩,牡丹皮半兩,枸杞子半兩,蛇床子1兩,肉蓯蓉1兩,羌活半兩,鼠粘子半兩,狗脊(去毛)1兩,天雄(炮,去皮臍尖)半兩,乾薑(炮)半兩,蒼耳子(炒)半兩,菟絲子1兩,紫菀半兩,白朮、桔梗、白花蛇(酒浸,去皮骨,炙)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早年患偏風證,四肢不舉,非人迴轉,不能自動,兼眼目疾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末,用好無灰酒3-5鬥,生絹袋盛藥,在罈子內封閉,令蜜浸之,春、夏14日,秋、冬21日,開時人面不得向壇口上,取浸藥酒。

注意事項

淨房修養一月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盞,溫暖服,日進3服。久患者不過月,日近者只3-5服。其藥滓陰乾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30-40丸,溫酒送下。服藥3日,便能手梳頭,7日四肢漸舒,10日行步,半月覺身輕眼明。常服烏髭發,身輕骨健,爽精神,淨房修養一月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九十六引《衛生家寶》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