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桃丸

《回春》卷五: 胡桃丸

配方組成

乳香、沉香、木香、母丁香、大茴香、乾薑、杜仲(薑汁炒去絲)、沒藥、菟絲子(酒制)、破故紙(酒炒)各等分,胡桃4個(去殼)。

功效主治

腰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綠豆大。

使用方法

黃酒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回春》卷五。

《普濟方》卷二四九: 胡桃丸

配方組成

胡桃肉(浸,去皮,研焙)、破故紙、大棗(煮,去皮核)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小腸氣,疝氣,痛不可忍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以棗和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40-50丸,食前溫酒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二四九。

《御藥院方》卷六: 胡桃丸

配方組成

破故紙4兩,杜仲4兩,萆薢4兩,胡桃仁4兩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次入胡桃膏子拌勻,再搗千餘下,丸如梧桐子大。

注意事項

忌羊血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0-50丸,空心溫酒鹽湯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御藥院方》卷六。

《三因》卷十: 胡桃丸

配方組成

白茯苓、胡桃肉(湯去薄皮,別研)、附子(大者)1枚(去皮臍,切作片,生薑汁1盞,蛤粉1分,同煮幹焙)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腎消,亦云內消。多因快情縱慾,極意房中;年少懼不能房,多服丹石及失志傷腎,遂致唇口乾焦,精溢自出,或小便赤黃,五色浮濁,大便燥實,小便大利而不甚渴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0-50丸,米飲送下;或為散,以米飲調下,食前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三因》卷十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