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硼砂1錢,砒霜1錢,蓽澄茄1錢,輕粉1錢,硃砂1錢,粉霜(另研)1錢,芒消1錢,蜈蚣1對,飛廉1對,水馬49個,片腦1錢。
瘡腫七十二證。
上為細末,蟾汁為劑,用竹刀切如黃米大,不得用手和。
忌食米湯、葷腥、魚膩、冷物等。
每服1丸,溫酒送下。
《普濟方》卷二七六。
乳香3錢,粉霜3錢,沒藥3錢,蠍梢3錢,蟾酥3錢,花蕊石3錢,輕粉1錢半,蜈蚣2對(微火炙),白礬(飛過)1兩,銅綠1兩,寒水石(燒紅)1兩,血竭1兩,腦子3錢,麝香2錢,硃砂4錢,蝸牛20個(去殼,研為泥)。
疔瘡。
上將前藥一處為丸,如綠豆大,硃砂為衣。
忌冷水,不許見風吹。
每服1丸,先用帶須蔥3根嚼細,入手心,放藥1丸於蔥內裹藥,熱酒吞下。厚被蓋,汗出為效。
《醫方類聚》卷一七九引《經驗秘方》。
蟾酥半錢,輕粉半錢,枯白礬1錢,銅綠1錢,寒水石(燒)1錢,血竭1錢,麝香1分,硃砂4錢(水飛),蝸牛20個(別研如泥)。
疔瘡,發背,腦疽,一切惡瘡。
上為細末,用蝸牛泥為丸,如不就,加酒少許為丸,如小綠豆大。
每服1丸,先嚼生蔥白3寸至爛,吐出置手心,裹藥,用熱酒1大盞送下,須臾連飲2盞,汗出為度,不拘時候。
《醫方類聚》卷一七九引《經驗秘方》。
人參1兩,茯神5錢,山藥1兩,附子1分,甘草1錢,生棗仁1兩。
冬月傷寒,誤吐、誤汗、誤下,而身熱未退,死症俱現者。
水煎服。
《辨證錄》卷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