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皮1錢,貝母1錢,茯苓1錢,瓜蔞仁1錢,枳實1錢,白芥子1錢,半夏1錢,青皮1錢,梔子1錢,木香4分,甘草4分。
素有痰飲而致右脅痛。
加生薑為引,水煎服。
《簡明醫彀》卷五。
南星3兩,半夏2兩(各銼作大片,用濃皂角水浸1宿,焙乾,為末),白附子、川靈脂、直殭蠶(炒,去絲)、華陰細辛、白礬(煅枯)1兩,全蠍3錢半(焙)。
咳嗽痰涎壅塞。
上為末,皂角漿煮麵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20-30丸,生薑湯送下。
《直指》卷七。
瓜蔞霜5錢,花粉3錢,射干3錢,苦杏仁3錢,茯苓3錢,白前3錢,當歸3錢,知母2錢,川貝2錢,枳殼2錢,桔梗2錢,生甘草1錢。
痰火蘊結胃腸,噁心嘔吐,胸膈壅塞,嘈雜脘滿,便溏腹洩,或胸中、腸中轆轆有聲者。
加生薑汁少許,和竹瀝為丸。
每服3-4錢。
《重訂通俗傷寒論》。
南星、半夏、赤苓、枳實、橘紅、甘草。
心下痞滿因痰結而成者。
加生薑。
《雜病源流犀燭》卷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