萬安丸

《慈航集》捲上: 萬安丸

配方組成

冬白朮20兩(土炒),雲苓20兩(炒),澤瀉15兩(炒),廣藿香30兩(微炒),官桂8兩(研),紫蘇20兩(炒),制半夏20兩(薑汁炒),茅蒼朮8兩(炒),草蔻仁20兩(炒),神曲30兩(炒),陳皮15兩(炒),麥芽30兩(炒),山楂30兩(炒焦),枳殼20兩(麥麩炒),厚朴20兩(薑汁炒),羌活12兩(炒),獨活15兩(酒炒),生甘草4兩(炙),丹參30兩(酒炒),苡仁米20兩(炒)。

功效主治

夏秋感冒寒暑,傷風頭痛,惡寒發燒,遍身骨節疼痛,霍亂吐瀉,瘟疫瘧痢,時毒斑疹,四時不正之氣。

炮製方法

上藥如法炮製,各研淨細末,煉蜜為丸,每顆重4錢。

使用方法

照後湯頭煎湯送服:感冒傷風,頭痛,惡寒,發燒,遍身骨節疼痛,用煨姜2錢,蔥頭3個,煎湯化服1丸,取汗即愈;霍亂吐瀉,用煨姜3錢,大棗3個,灶心土3錢,煎湯化服1丸;瘧疾,用煨姜3錢,大棗3枚,煎湯化服1丸,於未來早一時服;紅痢,用金銀花3錢,炒黑荊芥2錢,煎湯化服1丸;如腹痛,加廣木香1錢5分;白痢,用煨姜2錢,紅砂糖5錢,煎湯化服1丸;斑疹,用生石膏5錢,炒升麻1錢,煎湯化服1丸;孕婦,用當歸8錢,炮姜8分,煎湯化服1丸;產後用當歸8錢,益母草3錢、炮姜1錢5分,煎湯化服1丸。大人1丸,小兒半丸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慈航集》捲上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三十五: 萬安丸

配方組成

虎頭骨(酒炙)3兩,藜蘆6兩,雄黃1兩(研),鬼臼1兩,天雄1兩(炮裂,去皮臍),蕪荑1兩(炒),皂莢(酥炙,去皮子)1兩。

功效主治

鬼瘧。

炮製方法

上7味,除雄黃外,搗羅為末,入研者雄黃和勻,煉蜜為丸,如彈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令患者頭上戴1丸,立愈。若除伏屍,於房4角燒4粒;若除疫氣,於床前燒1粒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三十五。

《全生指迷方》卷三: 萬安丸

配方組成

大戟(炒)半兩,甘遂(炒)半兩,牽牛(炒)半兩,五靈脂半兩,芫花(炒)1分,膽礬1錢(研),細墨(燒)1錢(研),巴豆(去皮,出油)1錢,芫青40個(去頭翅),斑蝥20個(去頭翅),石膏(細研)1分,延胡索(炒)半兩,吳茱萸(炒)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憂思驚恐寒熱,以致陰陽痞滯,氣結成形。腹中作塊,按之不移,推之不動,動輒微喘,令人寒熱,腹中時痛,漸漸羸瘦,其脈結澀,久則成水虛勞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白麵糊為丸,如綠豆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丸,生薑、橘皮湯送下,1日2次。病去6-7分即住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全生指迷方》卷三。

《金鑑》卷四十五: 萬安丸

配方組成

牽牛(頭末)、胡椒、木香、小茴香(焙)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帶下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水泛為丸。

使用方法

量虛實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金鑑》卷四十五。

《瑞竹堂方》: 萬安丸

配方組成

川楝子半斤(微炒出汗),知母半斤(微炒出汗),甘草4兩(微炒),茴香4兩(炒黃色),蓮子心1兩,木香1兩,晚蠶砂1兩(微炒)。

功效主治

勞傷。

炮製方法

上將甘草、茴香2味先搗為末,以4兩熬膏,外將餘4兩與其餘藥同為末,用膏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70-80丸,空心溫酒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瑞竹堂方》。

《醫方類聚》卷一五三引《瑞竹堂方》: 萬安丸

配方組成

肉蓯蓉4兩(酒浸),幹薯蕷2兩半,五味子2兩半,杜仲3兩(炒),牛膝2兩(酒浸),菟絲子2兩(酒浸),澤瀉2兩,白茯苓2兩(酒浸),熟乾地黃2兩,當歸2兩,山茱萸2兩(去核),巴戟3兩(去心),赤茯苓(去皮)。

功效主治

下元極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用蓯蓉末半斤,酒熬膏和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注意事項

忌醋、陳腐、自死之物;忌豬羊肉、血7日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0-70丸,空心溫酒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方類聚》卷一五三引《瑞竹堂方》。

《得效》卷八: 萬安丸

配方組成

蓯蓉4兩(酒浸),幹薯蕷2兩半,五味子2兩半,杜仲3兩半,牛膝2兩(酒浸),菟絲子2兩(酒浸),赤石脂2兩(煅),白茯苓2兩(去皮),澤瀉2兩,山茱萸2兩(去核),巴戟2兩(去心),熟乾地黃2兩,附子1兩(炮,去皮臍),牡丹皮1兩(去骨)1兩,官桂(去粗皮)1兩。

功效主治

虛損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別用蓯蓉末半斤,酒熬膏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注意事項

忌釅醋及陳臭之物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0-70丸,空心溫酒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得效》卷八。

《醫方類聚》卷一一三引《煙霞聖效方》: 萬安丸

配方組成

黑牽牛2兩(取1兩2錢頭末)。

功效主治

癥瘕積聚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醋浸1宿,蒸餅如糊相似,就藥末為丸,如綠豆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7-8丸,水送下。加減服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方類聚》卷一一三引《煙霞聖效方》。

《普濟方》卷三三八: 萬安丸

配方組成

知母1兩(洗,焙)。

功效主治

妊娠因服藥致胎動不安,有似虛損,不得臥者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以棗肉為丸,如彈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丸,細嚼,秦艽、糯米湯化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三三八。

《丹溪治法心要》卷八: 萬安丸

配方組成

白朮1錢半,茯苓1錢半,人參1錢半,陳皮5錢,蒼朮5錢,厚朴5錢,豬苓5錢,澤瀉5錢,乾薑3錢,官桂2錢,甘草2錢半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洩瀉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丸,食前米湯化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丹溪治法心要》卷八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八六: 萬安丸

配方組成

幹蠍(炒)2兩,白花蛇4兩(酒浸,取肉炙)4兩,桃仁(去皮尖雙仁,炒,研)4兩,肉蓯蓉1兩半(酒浸,切),檳榔1兩半(銼),木香1兩半,當歸1兩半(切,焙),茴香子1兩半(炒),羌活1兩半(去蘆頭),芎1兩半,天麻1兩半,桂1兩半(去粗皮),沉香1兩半(銼),白附子1兩半(炮),阿魏1兩半(米醋研用),安息香(研)1兩半。

功效主治

虛損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用蜜1斤,拌和為丸,如雞頭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溫酒或茶嚼1丸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八六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