禹餘糧散

《醫方類聚》卷二十三引《經驗秘方》: 禹餘糧散

配方組成

禹餘糧(生用)1兩,防風(去蘆)1兩,官桂(去粗皮)1兩,白芍藥1兩,遠志1兩,獨活1兩,人參1兩,石膏(生用)1兩,牡蠣(生用)1兩,秦艽1兩,防己5錢,石菖蒲5錢,雄黃5錢,茯神5錢,蛇蛻5錢,白朮5錢。

功效主治

癇疾。

注意事項

忌豬、羊、蝦、蟹、海味等物。

使用方法

上(口父)咀。每服4錢,水1鍾,煎至半鍾,溫服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方類聚》卷二十三引《經驗秘方》。

《聖惠》卷四: 禹餘糧散

配方組成

禹餘糧1兩半(燒,醋淬3遍),白芍藥1兩半,石膏1兩半,牡蠣1兩半(燒為粉),秦艽1兩半(去苗),桂心1兩,防風(去蘆頭)1兩,遠志(去心)1兩,獨活1兩,甘草(炙微赤,銼)1兩,人參(去蘆頭)1兩,麥門冬(去心,焙)1兩,菖蒲1兩,茯神1兩,鐵粉(細研)1兩,硃砂(細研如粉)1兩,雄黃(細研如粉)1兩,蛇蛻皮1尺(燒為灰)。

功效主治

心臟風邪氣,神思不安,悲啼歌笑,志意不定,精神恍惚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,以麥門冬湯調下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四。

《聖惠》卷七十三: 禹餘糧散

配方組成

禹餘糧1兩(燒,醋淬7遍),桂心3兩,芎1兩,當歸1兩(銼,微炒),烏賊魚骨1兩(燒灰),附子(炮裂,去皮臍)、白礬2兩(燒令汁盡)。

功效主治

婦人白崩久不止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食前以熱酒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七十三。

《產乳備要》: 禹餘糧散

配方組成

禹餘糧(醋淬)、伏龍肝、赤石脂、白龍骨、牡蠣、烏魚骨、桂(去皮)、浮石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氣血傷,衝任虛損,崩傷帶漏,久而不止,或下如豆汁,或成片如干,或五色相雜,或赤白相兼,臍腹冷痛,面體痿黃,心忪悸動,發熱多汗,四肢睏倦,飲食減少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食前煎烏梅湯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產乳備要》。

《聖惠》卷七十三: 禹餘糧散

配方組成

禹餘糧1兩(燒,醋淬7遍),甘草2兩(炙微赤,銼),赤石脂2兩,龍骨2兩,附子1兩(炮裂,去皮臍),芎3分,熟乾地黃1錢,白芍藥3兩,乾薑半兩(炮裂,銼),當歸1兩(銼,微炒),桂心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婦人崩中漏下不止,漸加羸瘦,四肢煩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食前以粥飲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七十三。

《普濟方》卷三三一: 禹餘糧散

配方組成

禹餘糧(醋煅)、地榆、阿膠、赤石脂、紫金皮、茴香、側柏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心燥,四肢痠疼,所下五色,腰腳臍中緊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米飲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三三一。

《聖惠》卷七十三: 禹餘糧散

配方組成

禹餘糧(燒,醋淬7遍)1兩,赤石脂1兩,牡蠣(燒為粉)1兩,桂心1兩,烏賊魚骨(燒灰)1兩,伏龍肝1兩。

功效主治

婦人漏下久不止,使人無子;氣血勞傷,衝任脈虛,經血非時,忽然崩下,或如豆汁,或成血片,或五色相雜,或赤白相兼,臍腹冷痛,經久未止,令人黃瘦,口乾,飲食減少,四肢無力,虛煩驚悸,使人無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於食前以溫酒調下2錢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七十三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