茯苓4兩,桂心4兩,細辛1兩,烏頭2兩,附子2兩,射罔如大棗1枚。
寒氣厥逆。
上為末,納真朱為色,煉蜜為丸,如麻子大。
每服1丸,空腹酒送下,日2次,夜1次。不知,加至2丸,以知為度。
《千金》卷十六。
茯苓4兩,半夏4兩(洗,1方用桂),烏頭2兩(炮),細辛1兩。
寒氣厥逆。
上為末,納真朱為色,煉蜜為丸,如麻子大。
每服3丸,先食酒飲送下,日2次,夜1次。不知稍增之,以知為度。
《金匱》捲上。
雄黃2兩(研),馬目毒公(鬼臼也)2兩,丹砂(研)2兩,莽草(炙)2兩,藜蘆(熬)2兩,巴豆80枚(去心皮,熬),皂莢1兩(去皮子,炙),真珠1兩(研)。
久疰,室家相傳,乃至滅族。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小豆大。
忌野豬肉、蘆筍、生血物。
每服2丸,吐下惡蟲數10枚。
《外臺》卷十三引《崔氏方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