蝦蟆2錢,使君子(炒)2錢,皂角(燒)2兩,青黛2兩半,龍膽草(去苗)4兩,雄黃(研飛)2兩。
小兒五疳八痢,腹脹面黃,肌膚瘦瘁,時作寒熱,不思乳食,愛吃泥土,揉鼻咬甲,頭髮作穗,不長肌肉,多生瘡癬,大便無時,小便如泔,(口見)吐乳食,痢色無定,或吃交奶,漸黃漸瘦,變成疳疾。
上為細末,入研藥令勻,水煮麵糊為丸,如粟米大。
1歲兒每服7丸,2歲10丸,3歲20丸,隨乳下,飯飲送下亦得,不拘時候。
《局方》卷十(續添諸局經驗秘方)。
大蝦蟆幹1個(炙令焦),木香3錢,雞心檳榔3錢,桃仁(水浸,去皮,曬)3錢,苦楝根3錢,酸石榴根皮3錢,貫眾3錢,蕪荑2錢,鶴蝨2錢,巴豆肉2錢半。
小兒蟲痛,口饞好甜,或食泥土、茶腳、火灰之類。
上為末,粳米粉糊為丸,如麻子大。
每服10丸,五更石菖蒲煎湯送下。
《直指》卷二十五。
蘆薈(研)1錢,黃連(去須)1錢,谷精草1錢,桂心1錢,硃砂(研)1錢,縮砂仁2錢,熊膽半錢(溫水化研),麝香半錢(研)。
小兒諸疳疳瀉。
上除研藥外,銼細,用1大蝦蟆去了肚腸,入銼藥在內,以線縫合。先用好醋浸少時,次慢火炙,酒醋又炙,至焦黑,放冷,杵研為末,入研藥拌勻,取豶豬膽汁為丸,如綠豆大。
每服5-7丸,米飲送下。
《衛生總微》卷十二引王紹祖方。
蝦蟆1個(紫斑者,去腸爪甲,用薑汁塗,炙黃幹,別研),蘆薈(研)2錢,鶴蝨2錢,宣連2錢,胡黃連1錢。
小兒骨熱。
上為末,取豶豬膽汁為丸,如綠豆大。
每服3丸,飯飲送下,日3次。
《幼幼新書》卷二十引鄭愈方。
綠礬半斤(為末),棗1升半(去核)。
小兒五疳羸瘦,毛髮稀疏,揉鼻咬甲,好食泥土,腹大頸細,痢如泔澱,乳食不消,小便白濁。
上先用醋5升,並礬煮棗熟,後入黃連4兩,訶子(去核)2兩,使君子2兩,夜明砂2兩,蝦蟆4個,燒存性,同搗碎,入前藥內攪勻,直至乾焦為度;再為末,棗肉為丸,如黍米大。
3-4歲每服30丸,乳食前米飲送下。
《幼幼新書》卷二十三引《譚氏殊聖方》。
蝦蟆1枚(去爪,燒作灰),熊膽(研)1分,麝香(研)1分,豬牙皂角(去皮子,炙),白蕪荑1分。
小兒急疳。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綠豆大。
每服5-7丸,米飲或溫水送下,日3次。如急疳曾退落牙齒者,以倒流水化5-7丸,塗齦上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七二。
蟾蜍1個(打死,連腹髒炙幹,為末),糞蛆、黃連、胡連、神曲、麥芽、檳榔、肉果(各為末)。
小兒疳。
以豬膽汁及好酒煮麵糊為丸。
《醫林纂要》卷九。
幹蝦蟆大者1個(泔浸3宿,去腸肚頭爪,淨洗,酥炙令黃香),陳皮(去白)1分,胡黃連1兩,鬱金半兩,蕪荑仁半兩。
小兒疳疾。
上為末,於陶器內用豶豬膽汁和,令稀稠得所,放飯上蒸熟為度,取出半日,為丸如綠豆大。
常服5-7丸,陳米飲送下。肥孩兒,常服得效。
《幼幼新書》卷二十四引丁左藏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