蛤蚧1對(用醋少許塗,炙令赤色),白羊肺1兩(分為3分),麥門冬半兩(去心,焙),款冬花1分,胡黃連1分。
肺勞咳嗽。
上藥除羊肺外,為細散。
先將羊肺1分。於砂盆內細研如膏,以無灰酒1中盞,暖令魚眼沸,下羊肺,後入藥末3錢,攪令勻,令患者臥,去枕用衣簟腰仰面,徐徐而咽,勿太急。久患不過3服。
《聖惠》卷二十六。
蛤蚧1對(炙),成煉鍾乳半兩,款冬花半兩,肉桂半兩,白礬(飛過,別研)半兩,甘草(炙)半兩。
元氣虛寒,上氣咳嗽,久年不愈。
上為末。
每服半錢,空心、食前用蘆管吸之:或覺咽乾,即用米飲調下。
《三因》卷十二。
蛤蚧1兩,阿膠1兩,生犀角1兩,鹿角膠1兩,羚羊角1兩。
久嗽不愈,肺間積虛熱,久則成瘡,嗽出膿血,曉夕不止,喉中氣塞,胸膈噎痛。
上藥除膠外,皆為屑,次入膠,分4服。
每服用河水3升,於銀石器中,慢火煮至半升,濾去滓,臨臥微溫細細呷其滓。候服盡,再捶,都作1服,以水3升,煎至半升,如前服。若病人久虛不喜水,當遞減水。
方出《本草衍義》卷十七,名見《赤水玄珠》卷七。
蛤蚧1對(酥炙),槐角2兩(炒黃),杏仁(去皮)1兩,茯苓1兩,皂角1兩(去皮,酥炙),鹿角膠(炙,為末)。
勞嗽吐血,涎痰不利。
上為末。
每服1大錢,臘茶清調下,極者3服。累經有驗。
《傳家秘寶》卷中。
蛤蚧1對(雌雄頭尾全者,不得有蛀蚛,水洗淨,焙乾),枇杷葉(拭去毛)3分,柴胡(去苗)半兩,紫菀(淨洗,焙乾)3兩,貝母(去心,炒)1兩,人參半兩,鹿角膠(炙燥)3分。
咳嗽,咽嗌不利。
上為細散。
每用梨1顆,去皮,細切,淨器研之,生絹濾自然汁於銀器內,用藥末半錢匕,入梨汁中,以慢火熬3-5沸取出,食後、臨臥服。去枕仰臥一飯頃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六十五。
蛤蚧1對(酒炙),乳香1錢,木香1錢,白茯苓1錢,丁香1錢,茴香1錢,川山甲2錢。
脾胃氣攻心刺痛。
上為細末。
每服1錢,空心、食前好溫酒調下。
《宣明論》卷十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