脫甲散

《古今醫鑑》卷十四: 脫甲散

配方組成

雄黃1錢,蟬退皮(去土)1錢,人頂骨(燒灰)1錢。

功效主治

痘瘡甲不落,不能靨者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分,米湯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古今醫鑑》卷十四。

《活幼口議》卷十六: 脫甲散

配方組成

柴胡3錢(去蘆),川當歸(淨洗)2錢,龍膽草3錢(去蘆),白茯苓2錢半,人參2錢,知母3錢,甘草(炙)4錢,川芎2錢,麻黃2錢(去根節)。

功效主治

嬰孩小兒,傷寒體熱,頭目昏沉,不思飲食,夾驚夾食,寒熱,大小便秘澀,或赤或白,煩躁作渴,冷汗妄流,夾積傷滯,膈滿脹急,青黃體瘦,日夜大熱;及療傷風傷暑,驚癇客忤,筋骨、腎臟、疳氣等熱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大錢,水小小盞,入小蔥白(連須)1寸同煎,至半溫服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活幼口議》卷十六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