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芎1兩,黃芩6錢,甘草2錢。
破傷風;臟腑秘,小便赤,自汗不止;因服熱藥,汗出不休者。
每服5-7錢,水1盞半,同煎至7分,去滓溫服,不拘時候。3服即止。後用大芎黃湯下之。
《保命集》卷中。
川芎1錢半,黃芩1錢半,甘草(炙)1錢,蔥白4莖,香豉1合。
破傷風,便秘溺赤。
水煎,溫服,覆取微汗。
《張氏醫通》卷十四。
羌活1兩,川芎1兩,大黃1兩,甘草半兩。
實邪風熱相合,風性急,火搖動焰而旋轉,其脈弦而緊洪,風熱發狂。
每服半兩,水2盞,煎至6分,去滓溫服。
《醫學發明》卷九。
大黃、荊芥穗、貫芎、防風各等分。
頭目眩運。
上為粗末,人作劑料,水煎,去滓服之。以利為度。
《儒門事親》卷十五。
荊芥穗3錢,全蠍5個(炒),大川烏頭2個(炮,去皮臍,切碎,炒黃色),川芎半兩,細辛(去苗葉)1錢半,雄黃(研,水飛)1錢。
偏正頭痛,外傷風鼻塞聲重,清涕多嚏者。
上為細末。
每服半錢,茶少許,白湯點下,不拘時候。
《御藥院方》卷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