附子尖2錢半,烏頭尖2錢半,南星2錢半,雄黃1錢,樟腦1錢半,丁香1錢半,乾薑1錢半,吳茱萸1錢半,硃砂1錢,麝香5粒(大者)。
老人虛人寒溼腰痛,並婦人白帶。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龍眼大。
每用1丸,薑汁化開如粥厚,火上頓熱,置掌中,摩腰上,候藥盡粘腰上,烘棉衣包敷定,隨即覺熱如火,日易1次。
《丹溪心法》卷四。
附子2錢半,川烏頭2錢半,南星2錢半,蜀椒1錢半,雄黃1錢半,樟腦1錢半,丁香1錢半,乾薑1錢,麝香1分。
老人虛人腰痛,婦人帶下清水不臭者。黴毒筋攣骨痛。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彈子大。
每用1丸,生薑自然汁化開如糜,蘸手掌上,烘熱摩腰中痛處,即以緩帛束定,少頃,其熱如火。每日飽後用1丸。
《張氏醫通》卷十四。
陳皮1兩(去白),陽起石5錢,乾薑5錢,沉香5錢,官桂(去粗皮)5錢,舶上硫黃5錢,吳茱萸5錢,雄黃5錢,蛇床子5錢,枯白礬1兩,杏仁1兩(去皮尖),輕粉1錢,麝香1錢半,附子1個(須1兩者,炮,去皮臍),母丁香1兩,硃砂1錢2分。
老壯一切腰痛痼冷,腿腳寒溼。
上藥除輕粉、硃砂、麝香另研外,餘藥共為細末,後入上三味和勻,煉蜜為丸,如彈子大。
臨用時,取生薑自然汁煎濃,後入藥1丸,良久浸化研之,令人手蘸藥,塗於腰肚上摩之,以盡為度,須用綿裹肚腰上,其熱如火,每日1次。
《普濟方》卷一五四。
附子2錢半,烏頭尖2錢半,南星2錢半,乾薑1錢,雄黃1錢半,潮腦1錢半,丁香1錢半,麝香5分。
寒溼腰痛。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彈子大。
每用1條,生薑汁化開,如厚粥樣,烘熱,置掌中磨腰上,令盡粘肉,烘綿衣縛定,腰熱如火,間3日用1丸。或加吳茱萸、桂皮。
《醫統》卷五十八引《三因》。
附子尖3錢半,烏頭尖3錢半,南星3錢半,乾薑、麝香5分半。
老人腰痛,婦人白帶。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龍眼大。
每用1丸,生薑汁化開如厚粥,火上烘熱,於掌上摩腰中,候藥盡即烘棉衣裹緊,腰熱如火,間2日用2丸。
《醫宗必讀》卷八。
母丁香(大揀丁香亦得)1兩,木香1兩,硃砂(水飛,另研)1兩,杏仁(去皮尖,另研)1兩,藿香1兩,白附子(去皮尖)1兩,乾薑(炮)1兩,蛇床子1兩,沉香1兩,官桂1兩,生硫黃1兩,吳茱萸(酒浸)1兩,枯白礬1兩,雄黃(水飛,另研)1兩,陳皮(去白)1兩,麝香減半,輕粉減半。
男女五勞七傷,氣血衰弱及下墜疝氣,髭鬢早白,面色萎黃,耳聾腎虛,腰膝疼痛,寒溼腳氣,半身不遂,氣血衰敗;婦人子宮久冷無孕,及赤白帶下,並諸惡疾。
上除輕粉、麝香另研為末,餘藥共為細末,卻入二味和勻,煉蜜為丸,如彈子大。
每用1丸,生薑自然汁煎滾,盞中浸化良久,研開為汁,於靜室中,令人蘸藥於腰上摩之,以盡為度,用綿裹系,逡巡腰上如火燎為驗。若摩1丸如火,2丸舒暢血脈,3丸顏色光潔,十丸體輕身健,氣全精足,至百丸其功甚大,不可為之過當。
《醫方類聚》卷一五三引《經驗秘方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