芎辛丸

方出《千金》卷六,名見《普濟方》卷三○○: 芎辛丸

配方組成

梔子18銖,甘草18銖,細辛30銖,桂心12銖,芎1兩。

功效主治

口吻瘡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煉蜜為丸。

使用方法

食後服7丸,每日2次。愈止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方出《千金》卷六,名見《普濟方》卷三○○。

《普濟方》卷一三六引《海上名方》: 芎辛丸

配方組成

大川芎2兩,華陰細辛半兩(去葉),甘草1分(炙)。

功效主治

傷寒非時頭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每兩作8丸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丸,食後細嚼,用薄荷茶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一三六引《海上名方》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○七: 芎辛丸

配方組成

芎1兩,蒼朮(米泔浸3日,竹刀子颳去黑皮,切)1兩,細辛(去苗葉)1兩,蟬殼(去土)1兩,荊芥穗1兩,菊花1兩,蕤仁3分(和皮)。

功效主治

目風眼寒,頭目昏疼;眼暈翳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彈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丸,細嚼酒送下,或鹽湯送下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○七。

《本事》卷四: 芎辛丸

配方組成

川芎(洗)1兩,防風(去叉股)1兩,殭蠶(去絲嘴,炒)1兩,獨活(黃色如鬼眼者,去蘆,洗,焙)1兩,天麻4兩,桔梗(炒)3兩,細辛(去葉)半兩,白附子(炒)半兩,羌活(洗,去蘆)半兩,甘草(炙)半兩,薄荷1兩半,荊芥穗1兩半。

功效主治

頭痛面赤,煩悶咽乾,上膈風痰,頭目暈昏,百節疼痛,背項拘急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彈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丸,食後茶、酒嚼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本事》卷四。

推薦方劑